风马牛
- 拼音
- fēng mǎ niú
- 注音
- ㄈㄥ ㄇㄚˇ ㄋㄧㄡˊ
- 情感
- 中性成语
- 繁体
- 風馬牛
- 近义词
- 风马牛不相及
更新:2025-10-30 18:05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盗侠》:“唐责之:‘某与公风马牛耳,不意盱眙相遇,实慕君子,何至驺卒不若也。’”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不相干的事。
至于释迦牟尼,可更与文艺界风马牛了。鲁迅《热风 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犹“风马牛不相及”。见“风马牛不相及”条。
此处所列为“风马牛不相及”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左传・僖公四年》载,鲁僖公四年时,齐桓公以诸侯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后,接著又进兵征讨楚国。楚成王便派遣使者前去交涉说:“齐国地处北海,楚国地处南海,两国相距遥远,毫无利害关系和牵连。即便放逸马牛雌雄相诱相追逐,也不可能发生越界的事。不知贵国为什么要攻打我们呢?”后来双方估量彼此实力相差无几,真打起来,大家都无好处。便结盟和好,结束这件事情。后来“风马牛不相及”被用来比喻事物彼此之间毫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