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

附骨之疽

拼音
fù gǔ zhī jū
注音
ㄈㄨˋ ㄍㄨˇ ㄓ ㄐㄩ
情感
贬义成语

附骨之疽的意思解释

附:靠近;疽:毒疮。
紧贴骨头的毒疮。比喻侵入内部而又难以除掉的敌对势力。

附骨之疽出处

清・谭嗣同《上欧阳中鹄书》欧阳中鹄批跋:“阴弃者如瘵病,如附骨之疽。”

附骨之疽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附骨之疽例子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7章:“这种行动不但不可以截断京汉路的交通,而且北京也受到一定的威胁,所以奉军视为附骨之疽。”

“附骨之疽”的单字解释

  • 】fù
    附fù另外加上,随带着:附体。附件。附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附庸。附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附附”;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
  • 】gǔ
    骨gǔ人和脊惟动物身体里面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胳(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
  • 】zhī
    之zhī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
  • 】jū
    疽jū中医指一种毒疮:痈疽。笔画数:10;部首:疒;笔顺编号:4134125111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