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寄杜二拾遗》注释

【注释】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草堂:杜甫《堂成》诗:“背郭堂成荫白茅。”草堂位于今成都通惠门外浣花溪边。这两句应题,交代作诗的时间及背景,意思是遥知友人有乡关之思,人日之际作诗以寄。

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梁元帝《折杨柳》:“故人怀故乡。”杜甫流寓蜀中,时思北归,曾于上元元年冬作《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中有“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的诗句,高适或当曾见此诗。这两句接上句“思故乡”,写杜甫目睹初春弄色的柳条与开满枝头的梅花,触景伤情,目不忍视。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蕃,通“藩”。《诗经·大雅·崧高》:“四国于蕃。”笺:“四国有难,则往扞御之,为之蕃屏。”南蕃,谓蜀中。预:谓参预朝政。这两句写杜甫内心百虑千忧,心系国事,却流寓南蕃,无预朝政。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这两句感叹人生如雪泥鸿爪,彼此今年人日尚可相忆,但明年的人日则难以预料会置身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东山:《晋书·谢安传》:“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及万(谢)黜废,安始有仕进志。时年已四十馀矣。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送,中丞高崧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这里高适以谢安比杜甫,称赞杜甫有谢安高卧东山之胸襟与济世之才,但却身世蹉跎,老于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龙钟:言老惫也。二千石:《汉书》卷二十九:“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景帝中二年,更名太守。”高适此诗作于任蜀彭二州刺史任上,故云。东西南北人:谓身世转蓬,依止无定,凄凄惶惶。《礼记注疏》卷六:“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十二注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云:“高诗东西南北一语,公衍为四句(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边塞西羌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以该当时乱离之事。”这两句高适自言虽已老惫,尚忝列刺史之职,相比杜甫志在君国却身世转蓬,甚感愧而难当!

高适与杜甫为诗友,早在天宝三载(744),二人在结识后即与李白一道,同游梁宋与东鲁一带;天宝后期,二人还于长安一同登览慈恩寺塔(参见《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比之李白,高适对杜甫的友情更为深厚,二人的诗歌都高度关注社会。正是如此,当杜甫志在君国却依止无定而流寓蜀中时,高适为自己忝列蜀彭二州刺史而深觉有愧。将自己老而忝预国事与杜甫身世落拓相对,最能见出高适与杜甫之间情谊之深厚。

人日寄杜二拾遗原文

【题解】

人日,《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杜二,杜甫。《新唐书·杜甫传》:“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旧唐书·职官志·门下省》:“左补阙二员、左拾遗二员……掌供奉讽谏、扈从乘舆。凡发令与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大则廷议,小则上封。”高适与杜甫为友人。天宝三载(744),二人与李白曾同游梁宋及东鲁。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适时任蜀彭二州刺史,杜甫则寓居草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gushicn.com/shangxi/19012.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人日寄杜二拾遗》赏析

    此诗是高适在蜀州刺史任上寄怀杜甫之作。人日,是农历正月初七日。杜二,即杜甫。杜甫居成都时,高适与之过从甚密,此诗慰故人思乡之情,发世事难料之叹,抒无所作为之憾。全诗每四句一段,共分三段。每段换韵,开头是平声阳韵,中间是仄声御韵,末段是平声真…

    人日寄杜二拾遗2022-01-23 16:31
  • 《人日寄杜二拾遗》创作背景

    高适晚年诗作中最动人的一篇。杜甫看到这首诗时,竟至“泪洒行间,读终篇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怀友思乡的诗之所以感人,主要是它饱含着特定的历史内容,把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连结起来了。高适和杜甫早在开元末年就成了意气相投的朋友,又同样…

    人日寄杜二拾遗2022-01-23 16:36
  • 《人日寄杜二拾遗》注释及译文2

    译文人日这天,我给杜甫写一首诗寄到成都草堂,我在这儿怀念你,怀念我们共同的故乡。春天到来,柳叶萌芽,梅花盛开,本该令人愉悦,但飘泊异地的游子却被撩动了乡愁。当时国家多难,干戈未息,以高适的文才武略,本应参与朝廷大政,建树功业,可是偏偏远离京…

    人日寄杜二拾遗2022-01-23 20:36
  • 《甘棠》注释

    01、蔽芾(fèi费):小貌。一说树木高大茂密的样子。甘棠:棠梨,杜梨,高大的落叶乔木,春华秋实,花色白,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02、蔽芾(Fei):茂盛03、召(Sha

    甘棠2022-01-23 20:44
  • 《秣陵》注释

    1、这首诗通过南京怀古,抒发对明亡的感慨。秣陵:今南京市,秦朝称为秣陵。2、"牛首"二句:写南京形胜。牛首,又名牛头山,在南京市南,双峰东西对峙,状如皇宫前两旁

    秣陵2022-01-23 16:34
  • 《春江花月夜词》注释

    ⑴春江花月夜词:此题为乐府曲名,诗内容与题目无关。⑵玉树:即南北朝时陈后主所作的歌曲《玉树后庭花》,其内容大概是歌咏张贵妃、孔贵嫔美色的,被后世认为是亡国之音。歌阑:歌残、歌尽。海

    春江花月夜词2022-01-23 20:58
  • 《女冠子·淡花瘦玉》注释

    ⑴淡花二句——意思是淡色的花饰,素净的穿戴,仿佛是神仙的打扮。依约:好像、仿佛。⑵佩琼文——佩带着有文采的玉石。⑶瑞露二句——通宵贮藏露水,整日焚烧香料,这两项指炼丹的事。⑷绛节—

    女冠子·淡花瘦玉2022-01-23 20:51
  •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注释

    ①邢州:河北邢台。②并刀:古并州(山西北部)一带出产的刀具,以锋利著称。③一派:一片。酸风:辛辣刺眼之风。语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东关酸风射眸子。”④三河年少客:指好气任侠

  • 《谒金门·花满院》注释

    ①两蛾:双眉,双目。蛾,即娥眉。

    谒金门·花满院2022-01-23 20:30
  • 《红林擒近·寿词·满路花》注释

    玉壶:比喻雪后天地。庾岭:地名,在今江西、广东交界处,张九龄曾督属下在此筑路种植梅花,故又称梅岭。的皪(lì):光亮鲜明的样子。淇园:周朝卫国的皇家园林,以产竹闻名。琅玕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