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七夕赠歌者》译文及注释

译文无须用崔徽的画图去增添美色,你的美貌春雨般柔弱彩云般娇媚,像碧水般秀美像青山般明丽,筷子头一样小的歌唇,葱枝一样纤纤细手,好一个娇艳的美人。春妆整整齐齐水洒不着,身材修长亭亭玉立风儿一吹就会东歪西倾。从浅醉中刚刚醒来,孤单单没有人相伴,深夜里凉意袭来,愁望天上牛郎织女双星。黄四娘在垆边卖酒,一片青旗迎风飘展,一曲清歌玉润珠圆。滴滴清露和着乌云般的黑发,添上鲜花补上细柳,细细地梳洗打扮,没有半点苦闷愁烦,请问作了怎样的醉梦,请谁笑着相扶?又被纤纤玉手,搅着嘴上胡须。

注释⑴崔徽:唐代歌妓,很美丽,善画自己的肖像送给恋人。休写:不要画。⑵箸点:形容女子小嘴如筷子头。⑶卿卿:对恋人的昵称。⑷春妆:此指春日盛妆。⑸双星:指牛郎星、织女星。⑹黄四娘:美女的泛称。当垆:古时酒店垒土为台,安放酒瓮,卖酒人在土台旁,叫当垆。⑺青旗:指酒招子、酒幌子。⑻骊珠:传说中的珍珠,出自骊龙颔下。此处用以形容歌声动人如珠圆玉润。⑼三生醉梦:指深深地进入沉醉的梦乡。⑽倩:请。⑾春纤:女子细长的手指。⑿吟须:新人的胡须。此作者自指。搅住吟须,指女子向作者索要赠诗

折桂令·七夕赠歌者原文

崔徽休写丹青,雨弱云娇,水秀山明。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水洒不着春妆整整,风吹的倒玉立亭亭,浅醉微醒,谁伴云屏?今夜新凉,卧看双星。
黄四娘沽酒当垆,一片青旗,一曲骊珠。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笑倩谁扶,又被春纤,搅住吟须。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gushicn.com/shangxi/10926.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关雎》译文及注释

    关关鸣春雎鸠鸟,在那河中小洲岛。姑娘文静又秀丽,君子求她结情侣。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静秀丽好姑娘,朝朝暮暮把她想。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渴慕思如潮。相忆

    关雎2022-01-23 20:21
  • 《芣苡》译文及注释

    繁茂鲜艳的芣苡,采呀采呀采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苡,采呀采呀采得来。繁茂鲜艳的芣苡,一片一片摘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苡,一把一把捋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苡,提起衣襟兜起来。繁茂

    芣苡2022-01-23 20:41
  • 《葛覃》译文及注释

    葛草长得长又长,漫山遍谷都有它,藤叶茂密又繁盛。黄鹂上下在飞翔,飞落栖息灌木上,鸣叫声婉转清丽。葛草长得长又长,漫山遍谷都有它,藤叶茂密又繁盛。割藤蒸煮织麻忙,

    葛覃2022-01-23 20:36
  • 《行露》译文及注释

    道上露水湿漉漉,难道不想早逃去?只怕露浓难行路。谁说麻雀没有嘴?怎么啄穿我房屋?谁说你尚未娶妻?为何害我蹲监狱?即使让我蹲监狱,你也休想把我娶!谁说老鼠没牙齿?怎么

    行露2022-01-23 20:36
  • 《羔羊》译文及注释

    羔羊皮袄蓬松松,白色丝带作钮扣。退出公府吃饭去,摇摇摆摆好自得。羔羊皮袄毛绒绒,白色丝带作钮扣。洋洋自得出公府,回到家里吃饭去。羔羊皮袄热烘烘,白色丝带作钮扣。洋洋自得出公府,

    羔羊2022-01-23 20:34
  • 《草虫》译文及注释

    听那蝈蝈蠷蠷叫,看那蚱蜢蹦蹦跳。没有见到那君子,忧思不断真焦躁。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愁全消。登上高高南山头,采摘鲜嫩蕨莱叶。没有见到那君

    草虫2022-01-23 20:50
  • 《汉广》译文及注释

    南山乔木大又高,树下不可歇阴凉。汉江之上有游女,想去追求不可能。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柴草丛丛错杂生,用刀割取那荆条。姑娘就要出嫁了,

    汉广2022-01-23 20:43
  • 《殷其雷》译文及注释

    听那隆隆的雷声,在南山的阳坡震撼。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实在不敢有少许悠闲。勤奋有为的君子,归来吧,归来吧!听那隆隆的雷声,在南山的边上响起。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实在不敢有片刻休

    殷其雷2022-01-23 20:43
  • 《汝坟》译文及注释

    沿着汝河大堤走,采伐山楸那枝条。还没见到我夫君,忧如忍饥在清早。沿着汝河大堤走,采伐山楸那余枝。终于见到我夫君,请莫再将我远弃。鳊鱼尾巴色赤红,王室事务急如火。虽然有事急如火,

    汝坟2022-01-23 20:47
  • 《麟之趾》译文及注释

    麟的脚趾呵,仁厚的公子呵。哎哟麟呵!麟的额头呵,仁厚的公姓呵。哎哟麟呵!麟的尖角呵,仁厚的公族呵。哎哟麟呵!注释⑴麟:麒麟,传说动物。它有蹄不踏,有额不抵,有角不触,被古人看作

    麟之趾2022-01-23 20:38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