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奇略第八卷归战解析

本篇以《归战》为题,旨在阐述对退归之敌作战应注意掌握的原则,同前篇《逐战》一样,仍属追击作战的问题。它认为,对于退归之敌,必须在查明其退归原因后,再决定是否追击。凡属兵疲粮尽的“归师”,可以派兵追击之;但对为了保存实力而主动撤退归国之敌,就不可以轻率拦击它。本篇所引之“归师勿遏”,乃孙子所论用兵八则之一,意思是,对于退归本国的敌人不要去拦击。孙子此论虽在当时的具体条件下不无其一定正确性,但若对敌之“归师”情况、原因不加具体考察和分析,就一律主张“勿遏”的话,则未免失之偏颇了。本篇在继承孙子思想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对敌之“归师”情况、原因能作具体分析,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较好地体现了用兵的灵活性。应当说,这比孙子当时提出的“归师勿遏”的主张,则更加符合战争实践的客观需要。东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三月,曹操率军围攻张绣于穰城,不久因得悉袁绍将袭许昌而解围北归,张绣于是乘机率众尾随追击,而此时荆州刘表遣兵援救张绣屯驻于安众,正凭险固守以扼曹操归路。曹操军至安众,前后受敌,不得前进。在此情势下,曹操巧施计谋,利用夜暗“凿险伪遁”,并设伏兵以待张绣来追。天明之后,张绣误认曹操已经败逃,遂率全部兵马追来,曹操挥军配合伏兵夹击,大败张绣军。事后,曹操在回答荀彧问题时说张绣的失败在于“遏吾归师,而与吾死地战”(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曹操此论并没有说到实质性问题。事实上,张绣的失败并不在于他率军阻扼了曹操“归师”,而在于他对此“归师”情况缺乏正确分析和判断,轻率出兵追击,结果中了曹操伪遁诱歼之计。

归战原文

凡与敌相攻,若敌无故退归,必须审察,果力疲粮竭,可选轻锐蹑之。若是归师,则不可遏也。法曰:「归师勿遏。」

汉献帝建安三年,曹操围张绣于穰。刘表遣兵救之,绣欲安众守险,以绝军后。操军不得进,前后受敌,夜乃凿险〔为地道〕伪遁,伏兵以待。绣悉兵来追,操纵奇兵夹攻,大败之。谓荀彧曰:「虏遏我归师,而与吾死地战,吾是以知胜矣。」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gushicn.com/fanyi/3948.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百战奇略第八卷归战译文

    大凡与敌人相攻战,如果敌人无缘无故地突然退走,就必须认真查明其原因。敌人果然因为力衰粮尽而退走,就可以选派轻装精锐部队跟踪追击它。倘若敌人是为了保存实力而退归,那么,就不要轻率地拦

    百战奇略2022-01-23 20:33
  • 将苑卷二厉士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将领必须善于激厉将士,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要充分调动起将士的积极性。将士用命,才能取胜,这是不言而喻的。文章不但提出了问题,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作者提了五条激励将士的办法,

    将苑2022-01-23 20:42
  • 将苑卷二北狄解析

    本篇文章明确正确地分析了北方游牧民的特性,并比较了汉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优劣,从而提出了守边之道:派良将戍边,训练精兵实行屯田策略,以逸待劳,待机破敌。诸葛亮没有亲自对付过北狄,但

    将苑2022-01-23 20:42
  • 将苑卷二西戎解析

    本篇文章明确指出西域少数民族“勇悍好利”,并从其生活环境等条件,分析形成这种性格特点的原因。文章又进一步指出,西域“地广形险”的地理特点,因而提出对策:“候之以外衅,伺之以内乱”才

    将苑2022-01-23 20:42
  • 将苑卷二南蛮解析

    本篇文章明确指出,南蛮有许多民族,不易教化,爱结朋党,但稍有不满又互相攻打。而且这些民族居住分散,聚分不定,为人贪心,却很勇敢。南蛮居住区春夏常流行传染病。针对这些情况,诸葛亮指出

    将苑2022-01-23 20:42
  • 将苑卷二情势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对敌战术。指出对不同的敌人要使用不同的战术,从而克敌致胜。文章把敌军将领分为六种类型,进而说明对付这些不同敌将的不同策略。文章对敌军将领的分析细致入微,因此提出的策略针

    将苑2022-01-23 20:42
  • 将苑卷二东夷解析

    本篇文章明确指明了东面少数民族的特征。突出了“悍急能斗”和“凭险自固”两个特征,从而提出了对策:当他们“上下和睦,百姓安乐”时,“未可图也”;待他们“上乱下离”时,可对他们分化瓦解

    将苑2022-01-23 20:42
  • 将苑卷二地势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善于利用地形地物。文章指出,不会利用地形地物的将领,无法取得胜利。文章还具体说明了在各种地形地物条件下,该用什么战术,甚至该用什么兵种、兵器,都讲得十分详尽。这篇文章

    将苑2022-01-23 20:42
  • 将苑卷二威令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从严治军问题。要求将领讲求法度,严肃军纪,让将士在军法面前“束肩敛息,重足俯听,莫敢仰视”。一句话,威令是保证军队战斗力的必须,而爱兵是得军心的必要,两者应该相辅相成

    将苑2022-01-23 20:42
  • 将苑卷二轻战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用兵准备问题。文章论述战前要充分准备,强调不打无准备之仗,是前一篇的补充。文章用了四组句子,以排比的句式,论述了没有准备的危害,论述十分突出,发人深思。这三篇文章从不

    将苑2022-01-23 20:42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