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奇略第七卷速战解析

本篇以《速战》为题,旨在阐述在何种条件下的攻城作战应取速战速决的指导原则问题。它认为,对于兵少粮多、外有强援的守城之敌,只有采取速攻战法,才能便于取胜。实战的历史经验表明,在攻城作战中,究竟是采取缓攻,还是采取速攻?这要依据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情况和战场态势的实际情况而定。敌人粮多且有外援,其兵力虽少,但利于凭恃坚城持久固守。故对此种守城之敌,进攻者如果缓攻久拖,兵力虽优,但极易师老兵疲,反为敌人所乘;进攻者如能以优势兵力乘敌外援尚未来到之前,采取速战速决,则容易战胜此守城之敌。三国时期魏将司马懿围攻孟达的上庸之战,就是体现速攻取胜指导原则的一个成功战例。孟达原为蜀将,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七月,叛蜀降魏,被委以新城太守而驻兵于上庸城。后在蜀相诸葛亮的策动下,又“阴许归蜀”(见《资治通鉴·魏纪二》,下同)。司马懿在获悉孟达“欲举兵叛”的情报后,一面“以书慰解之”,企图稳住孟达;一面组织兵力,准备立即进讨。当时,魏军诸将皆认为孟达已与吴、蜀联络,不可速攻,只“宜观望而后动”(见《晋书·宣帝纪》)。但司马懿却与诸将的看法不同,他认为孟达反复无常,乘其犹豫不决之际,迅速出兵,突然进攻,是完全可以取胜的。于是,司马懿于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十二月,集中四倍于孟达军的优势兵力,亲自统率自宛城西进,“倍道兼行”,一千二百里的路程,仅用八天时间即进抵上庸城下。然后,分兵八道发起进攻,仅十六天即迫使孟达部下不得不斩达首而开城投降。此战,从其长途行军到攻占上庸,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告胜利了,可谓速战速决的典型战例。后来,司马懿于景初二年(公元238年)进攻公孙渊的辽东作战中,曾就其对孟达作战为何采取速攻取胜的指导原则问题,向其随军司马陈珪作过很好说明。他说:“孟达众少而食支一年,吾将士四倍于达而粮不淹月,以一月图一年,安可不速?”(见《晋书·宣帝纪》)司马懿能够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原则和方法,此种恰到好处的作战指导,无疑是其战胜攻取的重要原因。这是值得用兵者很好效法的。

速战原文

凡攻城围邑,若敌粮多人少,外有救援,可以速攻,则胜。法曰:「兵贵拙速。」

三国,蜀将孟达降魏,遂领新城太守,未几,复连吴附蜀以叛魏。司马懿潜军进讨,诸将言达与蜀交结,宜观望而后可。懿曰:「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当及其未定,促而决之。」乃倍道兼行,〔八日〕至其城下。吴、蜀各遣将救达,懿乃分兵拒之。初,达与诸葛亮书曰:「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表上天子,比相往反时,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将足办。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及兵到,达又告亮曰:「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上庸城三面阻水,达于外为木栅以自固。懿渡水,破其栅,直造城下,〔八道攻之〕,旬有六日,李辅等斩达首,开门以降。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gushicn.com/fanyi/3825.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百战奇略第七卷速战译文

    大凡围攻城邑的作战,如果守城之敌粮多兵少,且有外部援助,可以采取快攻速决,就能(乘其外援未到而)取得胜利。诚如兵法所说:“用兵最为宝贵的是,宁肯指挥笨拙但求速胜。”三国时期,蜀国将

    百战奇略2022-01-23 20:27
  • 将苑卷二厉士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将领必须善于激厉将士,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要充分调动起将士的积极性。将士用命,才能取胜,这是不言而喻的。文章不但提出了问题,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作者提了五条激励将士的办法,

    将苑2022-01-23 20:42
  • 将苑卷二北狄解析

    本篇文章明确正确地分析了北方游牧民的特性,并比较了汉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优劣,从而提出了守边之道:派良将戍边,训练精兵实行屯田策略,以逸待劳,待机破敌。诸葛亮没有亲自对付过北狄,但

    将苑2022-01-23 20:42
  • 将苑卷二西戎解析

    本篇文章明确指出西域少数民族“勇悍好利”,并从其生活环境等条件,分析形成这种性格特点的原因。文章又进一步指出,西域“地广形险”的地理特点,因而提出对策:“候之以外衅,伺之以内乱”才

    将苑2022-01-23 20:42
  • 将苑卷二南蛮解析

    本篇文章明确指出,南蛮有许多民族,不易教化,爱结朋党,但稍有不满又互相攻打。而且这些民族居住分散,聚分不定,为人贪心,却很勇敢。南蛮居住区春夏常流行传染病。针对这些情况,诸葛亮指出

    将苑2022-01-23 20:42
  • 将苑卷二情势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对敌战术。指出对不同的敌人要使用不同的战术,从而克敌致胜。文章把敌军将领分为六种类型,进而说明对付这些不同敌将的不同策略。文章对敌军将领的分析细致入微,因此提出的策略针

    将苑2022-01-23 20:42
  • 将苑卷二东夷解析

    本篇文章明确指明了东面少数民族的特征。突出了“悍急能斗”和“凭险自固”两个特征,从而提出了对策:当他们“上下和睦,百姓安乐”时,“未可图也”;待他们“上乱下离”时,可对他们分化瓦解

    将苑2022-01-23 20:42
  • 将苑卷二地势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善于利用地形地物。文章指出,不会利用地形地物的将领,无法取得胜利。文章还具体说明了在各种地形地物条件下,该用什么战术,甚至该用什么兵种、兵器,都讲得十分详尽。这篇文章

    将苑2022-01-23 20:42
  • 将苑卷二威令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从严治军问题。要求将领讲求法度,严肃军纪,让将士在军法面前“束肩敛息,重足俯听,莫敢仰视”。一句话,威令是保证军队战斗力的必须,而爱兵是得军心的必要,两者应该相辅相成

    将苑2022-01-23 20:42
  • 将苑卷二轻战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用兵准备问题。文章论述战前要充分准备,强调不打无准备之仗,是前一篇的补充。文章用了四组句子,以排比的句式,论述了没有准备的危害,论述十分突出,发人深思。这三篇文章从不

    将苑2022-01-23 20:42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