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五帝德评析

宰我请教上古传说,孔子于是逐一讲述黄帝、颛顼、帝喾、尧、、禹等著名传说人物的事迹和品德。孔子一直称颂古代先王的政治,推崇治国者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从此篇中可以看出孔子对美好政治的无比向往和追求。

五帝德原文

宰我問於孔子曰:「昔者吾聞諸榮伊曰:『黃帝三百年.』請問黃帝者,人也,抑非人也,何以能至三百年乎?」孔子曰:「禹湯文武周公,不可勝以觀也,而上世黃帝之問,將謂先生難言之故乎.」宰我曰:「上世之傳,隱微之說,卒采之辯,闇忽之意,非君子之道者,則予之問也固矣.」孔子曰:「可也,吾略聞其說.黃帝者,少昊之子,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齊叡,莊敦敏誠信,長聰明,治五氣,設五量,撫萬民,度四方,服牛乘馬,擾馴猛獸,以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三戰而後剋之.始垂衣裳,作為黼黻,治民以順天地之紀,知幽明之故,達生死存亡之說,播時百穀,嘗味草木,仁厚及於鳥獸昆蟲,考日月星辰,勞耳目,勤心力,用水火財物以生民.民賴其利,百年而死;民畏其神,百年而亡;民用其教,百年而移,故曰黃帝三百年.」

宰我曰:「請問帝顓頊.」孔子曰:「五帝用說,三王有度,汝欲一日遍聞遠古之說,躁哉予也.」宰我曰:「昔予也聞諸夫子曰:『小子毋或宿.』故敢問.」

孔子曰:「顓頊,黃帝之孫,昌意之子,曰高陽,淵而有謀,疏通以知遠,養財以任地,履時以象天,依鬼神而制義,治氣性以教眾,潔誠以祭祀,巡四海以寧民,北至幽陵,南暨交趾,西抵流沙,東極蟠木,動靜之神,小大之物,日月所照,莫不底屬.」宰我曰:「請問帝嚳.」孔子曰:「玄枵之孫,喬極之子,曰高辛,生而神異,自言其名,博施厚利,不於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仁以威,惠而信,以順天地之義,知民所急,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而節用焉,撫教萬民而誨利之,歷日月之生朔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也和,其德也重,其動也時,其服也哀,春夏秋冬育護天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化.」

宰我曰:「請問帝堯.」孔子曰:「高辛氏之子,曰陶唐,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能降,伯夷典禮,夔龍典樂,時而仕,趨視四時,務元民始之,流四凶而天下服,其言不忒,其德不回,四海之內,舟輿所及,莫不夷說.」

宰我曰:「請問帝舜.」孔子曰:「喬牛之孫,瞽瞍之子也,曰有虞,舜孝友聞於四方,陶漁事親,寬裕而溫良,敦敏而知時,畏天而愛民,恤遠而親近,承受大命,依于二女,叡明智通,為天下帝,命二十二臣率堯舊職,躬己而已,天平地成,巡狩四海,五載一始,三十年在位,嗣帝五十載,陟方岳,死于蒼梧之野而葬焉.」宰我曰:「請問禹.」孔子曰:「高陽之孫,鯀之子也,曰夏后,敏給克齊,其德不爽,其仁可親,其吾可信,聲為律,身為度,亹亹穆穆,為紀為綱,其功為百神之主,其惠為民父母,左準繩,右規矩,履四時,據四海,任皋繇伯益,以贊其治,興六師以征不序,四極之民,莫敢不服.」孔子曰:「予大者如天,小者如言,民悅至矣,予也,非其人也.」宰我曰:「予也不足以戒,敬承矣.」他日,宰我以語子貢,子貢以復孔子,子曰:「吾欲以顏狀取人也,則於滅明改矣;吾欲以言辭取人也,則於宰我改之矣;吾欲以容貌取人也,則於子張改之矣.」宰我聞之,懼,弗敢見焉.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gushicn.com/fanyi/3202.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孔子家语五帝德译文

    宰我问孔子说:“以前我听荣伊说过‘黄帝统治了三百年’,请问黄帝是人抑或不是人?其统治的时间怎么能达到三百年呢?”孔子说:“大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尚且无法说得尽,道得清,而

    孔子家语2022-01-23 16:35
  • 老子德经第七十六章评析

    老子对于社会与人生有着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世界上的东西,凡是属于坚强者都是死的一类,凡是柔弱的都是生的一类。因此,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的处世修养。我

    老子2022-01-23 20:45
  • 老子德经第七十五章评析

    老子在这一章里揭示了老百姓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对抗。从政治上讲,人民的反抗是由统治者的苛政和沉重的租税所引起来的,这是说,剥削与高压是政治祸乱的最实际的原因。老百姓在这种情况面前,只

    老子2022-01-23 20:45
  • 老子德经第七十三章评析

    老子认为,自然的规律是柔弱不争的。他说,勇气建立在妄为蛮干的基础上,就会遭到杀身之祸;勇气建立在谨慎的基础上,就可以活命。勇与柔相结合,人们就会得到益处,勇与妄为相结合,人们就会遭

    老子2022-01-23 20:45
  • 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评析

    本章一开头提出了三对范畴: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这实际上是真假、美丑、善恶的问题。老子试图说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其实质往往并不一致。这之中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

    老子2022-01-23 20:45
  • 老子德经第七十二章评析

    有的学者认为,“这一章可以看出老子对人民压迫斗争的敌视”(《老子新译》)。当然,我们认为老子不希望暴乱,不管是统治者的高压暴政,也无论人民的反抗斗争都极力加以反对,这是因为暴乱将给

    老子2022-01-23 20:45
  • 老子德经第八十章评析

    小国寡民是老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老子幻想着回复到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原始社会时代,在那里,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战争和掠夺,没有文化,也没有凶

    老子2022-01-23 20:45
  • 老子德经第七十章评析

    在以前各章里,老子谈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学说,例如静、柔、俭、慈、无为、不争等,这些都是合乎于道、本于自然的主张。在社会生活当中应当是容易被人们所理解、易于被人们所实行。然而,人

    老子2022-01-23 20:45
  • 老子德经第七十九章评析

    本章有“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一句,希望人们做有德行善之人,才可能得天道的庇护。因为“无道无亲”,对万事万物都非常公正,并非对哪一物有特别的感情,有德行善之人,他所以得到“天”的

    老子2022-01-23 20:45
  • 老子德经第七十七章评析

    本章主旨的是论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出于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认为一切事物,在其相互对立的矛盾中,都具有同一性。张松如指出,“老子把他从

    老子2022-01-23 20:45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