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坤卦读解

大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它虽然没有上天那么高高在上、 神圣而神秘,却让人感到实在、亲切。“坤”卦几乎涉及到了人们在大地上所从事的衣、食、住、行等全部重要活动,不由得让我们想到古人凭直感体验到的贴近大地胸膛的那种亲切而深情的眷念,因而从大地占得的征兆都是吉祥顺意的。这样一种认识和现念,简直可以说是一首大地母亲的颂歌。

人类由远古的采集、狩猎的生存方式,过渡到相对稳定和有保障的从事农牧商业的生存方式,是从漂泊、冒险、为生存而挣扎向安居乐业、休养生息的巨大飞跃。在这个飞跃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人类对大地无尽的亲情。西方传说中的巨人,只有紧贴大地才会获得无穷的力量。可见,对大地的亲情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人类情感。

上有神圣幽远的苍天可以崇仰,下有广袤坚实的大地可以依靠,于是,人类的肉体和灵魂便有了寄居之所,寻到了永恒的园。世事的推移,人间的沧桑,在永恒的天与地之间,像一条动着的河流,昼夜不舍地向前奔腾。生命的律动,就在天、地、人的交融感应中显现出来。

坤卦原文

( 坤为地)坤上坤下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gushicn.com/fanyi/1123.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周易坤卦译文及注释

    坤卦:大吉大利。占问母马得到了吉利的征兆。君子贵族外出旅行经商,开始时迷了路,后来遇上招待客人的房东。往西南方向走有利,可以获得财物;往东北方向走会丧失财物。占问定居,得到吉利

    周易2022-01-23 16:31
  • 中庸第三章读解

    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这正如我们要求“大公无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就比较容易做到了。要求“跑步进入

    中庸2022-01-23 20:38
  • 周易中孚卦读解

    这一卦专讲礼仪,以内心虔诚为中心,依次讲了丧礼、宴礼、军礼和祭礼。虽然这些还不是全部礼义,但可见周代礼仪繁多复杂之一斑。不妨说,古人的生活方式是普遍仪式化了的,各种礼仪都为某一特

    周易2022-01-23 20:38
  •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读解

    见不见诸侯,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段干木翻墙逃避魏文侯,泄柳关门不接待鲁穆公,都不是最佳行为方式。因为这里面有一个价值取向问题,有价值,怎么样都可以见,没有价值,也用不着翻墙和闭门不

    孟子2022-01-23 20:38
  • 周易未济卦读解

    上一卦讲济与不济的转化,似乎意犹未尽,于是这一卦接着申说。理还是那个理,事多半还是那些事,主题还是那个主题,角度还是那个角度。一正一反,既济中有未济,未济中又有既济,于是,功德圆满

    周易2022-01-23 20:38
  • 中庸第二十五章读解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这里把智、仁与真诚的修养结合起来了。因为,真诚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事物的根本规律,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真诚从细的方面来说,是自我的内心完善。所以,要修养真诚就

    中庸2022-01-23 20:38
  • 中庸第十六章读解

    这一章借孔子对鬼神的论述说明道无所不在,道“不可须臾离。”另一方面,也是照应第12章说明“君子之道费而隐”,广大而又精微。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是“隐”,是精微;但它却体现在万

    中庸2022-01-23 20:38
  •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读解

    羿把自己的射箭术全部教给了逢蒙,这是对的,但为什么孟子还要说羿有过错呢?这是羿选徒不当而造成的。后来这个事情成了师傅留一手的“历史的经验教训”,以至于有很多好的技术失传。其实并不是

    孟子2022-01-23 20:38
  • 周易大畜卦读解

    男耕女织,是古时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民理想的生活方式。种田放牧自然是男人的亨,正如骑马打枪、当兵打仗是男人的事一样,其中甘苦,唯有男人最有体验。这里我们看到了远古畜牧业的情景。它与今

    周易2022-01-23 20:38
  •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四节读解

    陈仲子正因为大的行为才取得人们的信任,那么,一个人在小的行为上,比如亲戚关系、君臣关系、上下关系都搞不好,又怎么能相信他在大的行为上能处理好呢?这就是尽心知命的问题了。不能尽心知命

    孟子2022-01-23 20:38
© 2017-2024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