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在中间的成语(共199个)
轻动远举
成语解释:指轻率出兵征讨无方。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方今大军在远,外有强敌,将军为天下之镇也,轻动远举,虽克不武。
目动言肆
成语解释:谓神色不安,语调失常。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二年》:“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
通幽动微
成语解释:见“通幽洞微”。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推五岳即须臾,制约宇宙,造化之内,无人可皆,通幽动微。”
甄心动惧
成语解释:敬慎而保持警惕。
成语出处:《逸周书・道法》:“甄心动惧日顷。”
生动活泼
成语解释: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活跃。
成语出处:毛泽东《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应当提倡讲话,应当是生动活泼的。”
行动坐卧
成语解释:泛指人的举止和风度。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52章:“把他这一程子的行动坐卧都摆出来看看,还不明白吗?”
甜蜜动听
成语解释:悦人的甜美。
掀天动地
成语解释:见“掀天揭地”。
成语出处:梁启超《王荆公传》第14章:“读其诗词,几无复为曾造作掀天动地大事业开拓于千古者也。”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成语解释: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
成语出处:《南皮县志・风土志下・歌谣》:“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年年防歉,夜夜防贼。”
行师动众
成语解释:谓指挥大军作战。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癸丑,葬高平陵”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即位之后,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
起兵动众
成语解释:众:大队人马。
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华敷传》:“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会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举大事,必有大殃。”
行军动众
成语解释:众:大队人马。
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朗传》:“且雨水方盛,非行军动众之时。”
起师动众
成语解释:众:大队人马。
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成语出处:《晋书・吕纂传》:“夫起师动众,必参之天人,苟非其时,圣贤所不为。”
威动海内
成语解释:威:威力;动:震动;海内:四海之内,指天下。
威力震动天下。形容威力很大。成语出处:《荀子・强国》:威动海内,强殆中国。
移国动众
成语解释:动摇国基及民心。
成语出处:《管子・五辅》:“若民有淫行邪性,树为淫辞,作为淫巧,以上谄君上,而下惑百姓,移国动众,以害民务者,其刑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