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在中间的成语(共62个)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成语解释:一滴水一滴水汇集起来能成河,一粒米一粒米聚起来能装满箩。比喻积少成多。
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成语解释:爨:烧火煮饭。
指称柴草,数米粒做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成语出处:《淮南子・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数米而炊
成语解释:炊:烧火做饭。
数着米粒做饭。比喻计较小利。也形容生活困难。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庚桑楚》:“简发而栉,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
薪桂米珠
成语解释:薪:柴草。
米贵得像珍珠,柴贵得像桂木。指物价昂贵,人民生活很困难。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无如鬼,王难见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水米无干
成语解释:见“水米无交”。
成语出处:朱自清《我是扬州人》:“我知道上海虽然也许比知道绍兴多些,但是绍兴究竟是我的祖籍,上海是和我水米无干的。”
鱼米之地
成语解释:见“鱼米之乡”。
成语出处:元・柯丹邱《荆钗记・参相》:“江西是鱼米之地。”
粒米束薪
成语解释:粮柴少得可怜。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粒米束薪家里无备,妻子只是怨怅啼哭。”
薪桂米金
成语解释:薪:柴草;桂:木名。
把柴草看得像桂木,把粮食看得像金子。比喻生活极度贫苦。成语出处:宋・苏轼《次韵郑介夫》诗:“一落泥途迹愈深,尺薪如桂米如金。”
珠米桂薪
成语解释:见“米珠薪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