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62个)

  • 九糠

    shí mǐ jiǔ kāng

    成语解释:饭食中多糠。形容穷苦。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拼着个十米九糠,问甚么两妇三妻,受了些万苦千辛。”

  • 山川

    shān chuān mǐ jù

    成语解释:谓从高处下望山川起伏,如米之聚集。语本《后汉书 马援传》:“扞援呴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
    ”。

    成语出处:语出《后汉书・马援传》:“扞援呴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

  • 囤饿杀

    gài mǐ tún è shā

    成语解释:戤:依靠;囤:盛粮食的器物。
    依着米囤挨饿。比喻守财自苦。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卷:“徒然守着他,救不得饥饿。真是戤米囤饿杀了。”

  • 夫妻

    chái mǐ fū qī

    成语解释:为柴米的需要而结合的夫妻。指物质生活条件低微的贫贱夫妻。

    成语出处: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谚语》:“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儿亲戚。”

  • 为谷

    jù mǐ wéi gǔ

    成语解释:比喻指划形势,运筹决策。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

  • 为山

    jù mǐ wéi shān

    成语解释:东汉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给皇帝分析军事形势、进军计划,讲得十分明了。指形象地陈述军事形势,险要的地形。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

  • 下锅

    mǎi mǐ xià guō

    成语解释:家中没有米,要去买米才能做饭。指生活贫困。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退还给他,我不等他这二两银子买米下锅。”

  • 下锅

    děng mǐ xià guō

    成语解释:比喻生活困难,缺少钱用。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6回:“岂但不肯多出钱,照时值估价,还要少几两,分明知道我等米下锅,要杀我的巧。”

  • 凌杂

    líng zá mǐ yán

    成语解释:形容零乱琐碎。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近世十二诸侯七国相王,言纵横者继踵,而皋唐甘石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为盐。”

  • 转刍

    fēi mǐ zhuǎn chú

    成语解释:犹言飞刍挽粟。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今高昌诛灭,威动四夷,然自王师始征,河西供役,飞米转刍,十室九匮,五年未可复。”

  • yú mǐ xiāng

    成语解释: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成语出处:《洪湖赤卫队》第三场:“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

  • 不粘牙

    shuǐ mǐ bù zhān yá

    成语解释:没喝水也没吃饭。形容病重不能进食。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不则俺那姐姐害,那生呵!二三日来水米不粘牙。因姐姐闭月羞花,真假、这其间性儿难按纳,一地里胡拿。

  • 为五斗折腰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成语解释: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
    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弯腰行礼。比喻没有骨气。

    成语出处:《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 作成熟饭

    shēng mǐ zuò chéng shú fàn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这个当儿,珍姑娘的头是磕了,脸是开了,生米是作成熟饭了。”

  • 油盐酱醋茶

    chái mǐ yóu yán jiàng cù chá

    成语解释:旧指开门七件事,指必备的生活用品。

    成语出处:元曲: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