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让组词
  4. 【让】开头能组哪些词

【让】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让路。

  • 2 .

    1.把权力让给别人。

  • 3 .

    1.谓客气﹑拜候一番。

  • 4 .

    指几次三番地推让。同“让再让三”。

  • 5 .

    1.谓牺牲自己的生命﹐让他人得生。

  • 6 .

    1.谓谦让不肯为盟会之主。 2.推辞职掌之事。

  • 7 .

    1.让步。

  • 8 .

    1.指有谴责之言的书信。

  • 9 .

    1.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初﹐楚之边邑胛梁之女与吴边邑处女蚕﹐争界上之桑。二家相攻﹐吴国不胜﹐遂更相伐﹐灭吴之边邑。吴怒﹐故伐楚﹐取二邑而去。"后以"让田"谓因争夺田界而责让。

  • 10 . 退

    1.礼让谦退。

  • 11 .

    1.辞让王位。《庄子》有《让王》篇﹐陈鼓应题解﹕"'让王'﹐辞让王位。篇中多借辞让王位而写生命的可贵﹐轻视利禄名位﹐取此意为篇名。" 2.指让去帝王之位的人。

  • 12 .

    1.让出官爵或职位。 2.推让坐位。

  • 13 .

    1.围棋术语﹐在双方棋力参差﹐不能分先对局时﹐上手一方经常执白﹐让下手一方经常执黑子先弈﹐谓之"让先"。 2.象棋术语。高低手对弈﹐为使双方棋艺水平相对平衡﹐常由高手让低手先走一步﹑两步或三步﹐称为"一先"﹑"二先"或"三先"。

  • 14 .

    1.让位于贤者。

  • 15 .

    1.向对方的挑衅作出让步。

  • 16 .

    1.依次让开。

  • 17 .

    1.谓既责备又勉励。

  • 18 .

    1.请客人吸烟。

  • 19 .

    1.揖让。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 20 .

    1.谦退﹔谦让。

  • 21 . 逸竞劳

    指安逸之事互相谦让,劳苦之事互相争抢。

  • 22 .

    1.谓将自己的财物或权利移转于他人。

  • 23 .

    指几次三番地推让。

  • 24 . 枣推梨

    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

  • 25 .

    1.责让。

  • 26 .

    1.指古代辞让官职的奏章。

  • 27 .

    1.辞让官职。

  • 28 .

    1.围棋术语。即黑方先在盘上放置二个以上(可多至二十五个)的子﹐再由白方投子。此时﹐白方称为"授子"﹐黑方则称为"受子"。终局计算输赢﹐黑方须还给白方被让子数的一半。 2.象棋术语。高低手对弈﹐为使双方棋艺水平相对平衡﹐在对奕前由高手拿去一子或二子(子的种类﹐规定为车﹑马﹑炮等三种)﹐然后入局。

  • 29 .

    1.谓请人离开。

  • 30 .

    1.亦作"让座"。 2.请客人入座。 3.把坐位让给别人。

  • 31 .

    1.见"让坐"。

  • 32 .

    1.退让避开。

  • 33 .

    1.古代辞让官职的奏章。

  • 34 .

    1.谓向对方稍示宽容。亦谓在争执中作一些退让。

  • 35 .

    1.礼让长者﹔退让。

  • 36 . 齿

    1.对年长者谦让。齿﹐年龄。

  • 37 .

    1.犹连累﹔带累。

  • 38 .

    1.谦让之道。 2.让路。

  • 39 .

    1.逊让于有德之人。语本《书.舜典》﹕"舜让于德﹐弗嗣。"蔡沈集传﹕"让于有德之人也。" 2.将自己的德行归功于他人。 3.谦让的品德。

  • 40 .

    1.抢着登上。让﹐通"攘"。 2.让别人先登。

  • 41 .

    1.指唐李宪。李宪因其弟李隆基有平韦氏之功﹐恳让储位于李隆基﹐后谥"让皇帝"。见《旧唐书.让皇帝宪传》。

  • 42 .

    1.即让表。

  • 43 .

    1.让出移转。

  • 44 .

    1.犹让畔。

  • 45 .

    1.将国家或封地的统治权让给贤者。

  • 46 .

    1.形容兄弟之间谦让﹑友爱。

  • 47 .

    1.让人说话。

  • 48 .

    1.辞让﹑退还。

  • 49 .

    1.在讨价还价中卖方同意降低原先提出的价格。

  • 50 .

    1.请人喝酒。

  • 51 .

    1.辞让爵位。

  • 52 .

    1.让出空档﹔避让开。

  • 53 .

    1.《三国志.吴志.陆抗传》"故得将士欢心"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抗与羊祜推侨札之好﹐抗尝遗祜酒﹐祜饮之不疑﹐抗有疾﹐祜馈之药﹐抗亦推心服之。"后以"让抗"谓交友不逊于陆抗﹑羊祜。

  • 54 .

    1.礼让宾客。语出《礼记.曲礼上》﹕"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客。"

  • 55 .

    1.谓互相推让而不敢贸然开口。

  • 56 .

    相传汉代孔融四岁时,每次与兄长们一起吃梨,总是取小的一个。大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答道:“我人小,应该拿小的吃。”见《后汉书·孔融传》“融幼有异才”李贤注引《孔融家传》。后因以“让梨”作为兄弟友爱谦让的典故。

  • 57 . 礼一寸,得礼一尺

    比喻以礼相让,事虽微而获益必大。

  • 58 .

    1.明清两代享受官府膳食津贴的生员叫廪生。后来名额增多﹐增多者称增生﹐无廪米或廪饩银。经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增生可依次升廪生﹐称补廪。如将名额让与别人,叫让廪。

  • 59 .

    1.犹让居。

  • 60 .

    1.把利禄让给别人。

  • 61 .

    1.行路者互相给对方让开道路。形容礼让成风。 2.指给对方让开通路。 3.比喻为保证主要工作的顺利进行﹐放弃或暂缓其他工作。

  • 62 .

    1.把名誉让给别人。

  • 63 .

    1.楠树的别称。

  • 64 .

    1.让位于有才能的人。

  • 65 .

    1.古代传说由于圣王的德化﹐种田人互相谦让﹐在田界处让对方多占有土地。《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又《周本纪》﹕"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后遂用作称颂君王德政的典故。

  • 66 .

    1.可以逊让的品秩﹐高级官爵。

  • 67 .

    1.谦让。

  • 68 .

    1.责让讥诮。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