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巴组词
  4. 【巴】在中间组哪些词

【巴】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阿拉契亚山脉

    又称“阿巴拉契亚高地”。北美洲东部的山脉。长2600千米。北窄南宽。海拔一般300~600米,最高峰密契尔峰海拔2037米。著名的煤产区。南段各河上游水力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优美。

  • 2 . 阿尔尼亚

    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临亚得里亚海。面积287万平方千米。人口330万(1992年)。首都地拉那。境内多山。地中海气候。工业在经济中占主要地位,世界主要铬矿石生产国之一。

  • 3 . 阿尔尼亚人

    阿尔巴尼亚的主体民族。部分分布在南斯拉夫等国。约500万人(1985年)。讲阿尔巴尼亚语。信伊斯兰教,部分人信东正教。北部的主要从事畜牧业,南部的主要从事农业。

  • 4 . 阿拉

    1.满语。奴隶。

  • 5 . 阿鲁

    荷兰在北美洲的属地。在加勒比海东南部。面积193平方千米。人口6万多(1989年)。首府奥拉涅斯塔德。旅游业为经济支柱。

  • 6 . 八思

    1.八思巴奉元世祖命制订的拼音文字。脱胎于藏文字母﹐名"蒙古新字"或"蒙古字"﹐俗称"八思巴字"。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颁行。计有辅音字母二十九个﹐元音字母五个﹐半元音字母两个﹐另有两个冠于元音开头音节上的符号。曾用于官方文书﹑译书﹑为汉字注音等方面。

  • 7 . 阿米痢疾

    因阿米巴(溶组织性内阿米巴Endamoeba histolytica)感染引起的人类急性肠炎,特征为频繁排出充满粘液和血的稀便、肠绞痛以及或多或少的肠壁(尤其是结肠)糜烂

  • 8 . 绷吊拷

    强行脱去衣服,捆绑并吊起来拷打。同“绷扒吊拷”。

  • 9 . 爱物儿

    1.心爱的东西。常用作反语。

  • 10 . 安提瓜和布达

    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岛国。临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积442平方千米。人口72万(1994年)。首都圣约翰。安提瓜为石灰岩岛,巴布达为珊瑚岛。热带气候。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农产有甘蔗、棉花等。

  • 11 . 吃哑

    自己遭受暗算或受损吃亏,不敢声张或无法申诉,只好自认吃亏。

  • 12 . 本

    非洲南部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赞比亚、坦桑尼亚等国。约287万人(1985年)。讲本巴语,通用英语。多信仰万物有灵,部分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业,狩猎和捕鱼业占有一定地位。

  • 13 . 叉

    1.杈把。

  • 14 . 丑

    1.亦作"丑八怪"。 2.形容长得极丑的人。

  • 15 . 侧

    1.见"侧不楞"。

  • 16 . 楚水

    1.泛指蜀楚之地的山水。

  • 17 . 达

    1.蒙语山岭的音译。

  • 18 . 大山脉

    在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由大巴山和米仓山组成。海拔2000米左右。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四川、陕西、重庆等省市的天然省界。广义的大巴山指绵延四川、甘肃、陕西、湖北、重庆等省市边境山地的总称。最高峰大神农架(31054米),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

  • 19 . 大津布韦

    南非津巴布韦的古城遗址。“津巴布韦”意为“石头房子”。有庞大的石头建筑群和精美石雕。约始建于公元5世纪,12-16世纪为强大的莫诺莫塔帕王国都城。对外贸易兴盛,输出黄金、象牙等。后受罗兹威王国统治。约19世纪初被毁。

  • 20 . 大撒

    1.方言。完全撒手。比喻对事情放手不管。 2.方言。犹言大手大脚。

  • 21 . 淡

    1.见"淡巴菰"。

  • 22 . 淡

    1.[西班牙tobaco]烟草。

  • 23 . 淡

    1.见"淡巴菰"。

  • 24 . 东

    1.我国纳西族中信奉的一种宗教。信仰多神,保留有原始巫教的残余。巫师称"东巴",经书称《东巴经》。

  • 25 . 东

    纳西族曾使用的象形表意文字。东巴经师以此文字写经,故名。创制于公元7世纪或11世纪。约有一千字。字序从左至右,自上而下,服从图画需要,用大量字组表达文意。

  • 26 . 东野

    古代楚国民间通俗歌曲,又称《下里巴人》。

  • 27 . 顿

    “顿涅茨煤田”的简称。世界著名大煤田。煤田东西长620千米,南北宽70~170千米,面积约6万平方千米。1200米深度内的可采储量732亿吨。煤种全,煤层厚度小、埋藏深。年产煤2亿多吨。

  • 28 . 哥

    1.中国纳西族的一种音节文字。自左向右横写。重文别体很多。许多字是东巴字的简化,也有些字受汉字影响而产生。主要用于抄写经书,使用范围很小。

  • 29 . 哥德赫猜想

    ①数论中著名难题之一。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每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每一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之和。实际上,后者是前者的推论。两百多年来,许多数学家孜孜以求,但始终未能完全证明。1966年,中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素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2个的数之和”,简称“1+2”。这是迄今世界上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最佳成果。 ②报告文学。徐迟作。1978年发表。数学家陈景润从小酷爱数学。进入厦门大学数学系后,他又与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

  • 30 . 干利脆

    干脆;爽快。同“干巴利落”。

  • 31 . 干利落

    指干脆;爽快。

  • 32 . 嘎

    1.形容极脆。 2.干脆,直截了当。

  • 33 . 嘎

    〈方〉附着在器物上的干了的粥、糨糊等:衣裳上还有粥~。

  • 34 . 嘎溜脆

    1.嘎巴脆。

  • 35 . 狗长尾尖儿的好日子

    1.戏称别人生日。传说小狗在母狗肚子里,长满了尾巴尖儿便生下来。

  • 36 . 关于费尔哈的提纲

    马克思作于1845年初。共十一条。提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基本点,概述了新的世界观。其核心是实践观点,阐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 37 . 哈

    ①(~儿)一种体小毛长腿短的狗。供玩赏。也叫狮子狗或巴儿狗。 ②比喻驯顺的奴才。

  • 38 . 哈

    也作“叭儿狗”、“狮子狗”。一种供玩赏的小狗,毛长,腿短。

  • 39 . 胡二

    1.谓不明不白。

  • 40 . 忽剌

    1.见"忽剌八"。

  • 41 . 猴崽子

    1.小猴儿。指孩童。

  • 42 . 鸡烂嘴

    比喻自知理亏,还要强辩。

  • 43 . 话

    1.方言。话把戏﹐让人谈论的滑稽可笑的事情。巴﹐用同"把"。

  • 44 . 基里

    大洋洲岛国。在太平洋中西部,跨赤道和日界线。由三百多个珊瑚岛组成,面积684平方千米。人口78万(1994年)。首都塔拉瓦。热带海洋气候。主要产椰子。采珠和旅游业重要。

  • 45 . 焦了尾梢子

    1.詈词。谓人断绝后嗣。

  • 46 . 津布韦

    南非内陆国。面积3908万平方千米。人口1127万(1995年)。首都哈拉雷。地处南非高原北缘。热带草原气候,有雨季和旱季。主要农产品有烟草、玉米和棉花。工矿业比重较大,矿产主要供出口。世界重要石棉和铬生产国之一。

  • 47 . 金奔

    1.金瓶。藏语称瓶为奔巴。清代拈定达赖和班禅额尔德尼两喇嘛及诸活佛的化身转世者时用之。

  • 48 . 喀尔阡山脉

    在欧洲中部。阿尔卑斯山脉的东伸部分,呈半环形。长1450千米。一般海拔在2000米以下,最高点2655米。森林茂密,矿藏丰富。

  • 49 . 库兹

    “库兹涅茨克煤田”的简称。俄罗斯最大煤田。长300千米,宽100千米,面积267万平方千米。地质储量在6430亿吨以上。煤质好,煤层厚度大,埋藏浅,露天开采,生产成本低。年产煤14亿吨以上。

  • 50 . 列

    1.面包圈。列巴,俄语的译音,面包。

  • 51 . 脸

    1.面颊。

  • 52 . 愣眼

    1.[方]∶由于吃惊而眼发直。如:他愣眼巴睁的坐着,呆若木鸡。

  • 53 . 老实

    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

  • 54 . 老实

    1.忠厚纯朴﹐循规蹈矩。

  • 55 . 老实

    1.同"老实巴焦"。

  • 56 . 老天

    1.同"老天拔地"。

  • 57 . 泪

    1.亦作"泪巴沙"。 2.方言。谓泪流满面。

  • 58 . 拉

    玻利维亚议会、政府所在地,全国最大城市。海拔3577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都。人口71万(1992年),多半为印第安人。有石油提炼、纺织、食品等工业。与智利海港有铁路相通。建有国际机场。全城依地形分层建筑,富山城特色。

  • 59 . 拉

    摩洛哥首都。人口1169万(1994年)。有纺织、食品、化学等工业。以地毯、皮革、陶器等手工业品著名。历史名城,多古迹,有北非最大的哈桑清真寺遗迹哈桑塔、拉巴特王宫和穆罕默德五世陵墓等。是夏季旅游胜地。

  • 60 . 没

    1.没来由;无根据;没办法。

  • 61 . 没

    1.同"没巴鼻"。

  • 62 . 没

    1.同"没巴鼻"。

  • 63 . 没没鼻

    1.犹言没巴鼻。

  • 64 . 立时

    1.犹言立时三刻。

  • 65 . 淋结肿大

    淋巴结因内部细胞增生或肿瘤细胞浸润而引起体积增大的现象。可分三种:(1)感染引起的肿大,临床最为常见,如龋齿、牙龈炎、扁桃体炎可引起颌下淋巴结肿大等;(2)肿瘤引起的肿大,如甲状腺癌常转至颈部淋巴结等;(3)血清病、结缔组织病、白血病等,均可出现淋巴结肿大。如淋巴结肿大,质地硬,伴有发热、贫血、消瘦、乏力等症状,则应尽早查明原因,及早治疗。

  • 66 . 淋系统

    循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淋巴管、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脏。功能是把血浆、淋巴液及一般组织液等体液送回心脏,以及制造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等。

  • 67 . 栾噀酒

    1.东汉成都人栾巴,精于道术,一次在朝廷大宴中,将皇帝赐的酒洒向西南,朝廷要治他不敬之罪,他说:"臣适见成都市上火,故臣漱酒为雨救之,非敢不敬。"探问之,果然。事见晋葛洪《神仙传·栾巴》。后用为救火典。

  • 68 . 妈

    1.詈词。

  • 69 . 妈拉

    1.詈词。

  • 70 . 卖嘴

    1.见"卖嘴皮子"。

  • 71 . 珞

    分布于西藏的少数民族。约2320人(1990年)。用珞巴语,无文字。部分人通藏文。信仰原始宗教。擅长射箭。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牧猎业。

  • 72 . 没些

    1.犹言没巴鼻。

  • 73 . 门

    分布于西藏的少数民族。约7490人(1990年)。用门巴语。无文字,通用藏语文。多信藏传佛教。擅长编制竹器和制作木碗。用藏历。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牧猎业。

  • 74 . 欧罗人种

    也称“高加索人种”、“白色人种”。居住在地中海周围的种族群。共同特征是:皮肤浅色,身材较高,面部较狭,直发或波发,眼睛从浅蓝到暗褐色,鼻子常有一高嵴,体毛发达。

  • 75 . 前不村,后不

    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也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

  • 76 . 前不村,后不着店

    巴:靠近。着:挨着。前面没有村子,后面没有旅店。形容走远路走到野外荒郊,找不到歇脚住宿的地方。

  • 77 . 劈里

    1.象声词。

  • 78 . 傻里

    1.亦作"傻里八机"。 2.方言。傻气。

  • 79 . 腮

    1.腮巴。

  • 80 . 桑给

    坦桑尼亚重要城市。人口约11万(1978年)。曾是东非商业和奴隶贸易中心。世界最大丁香和丁香油输出港。有丁香油提炼、椰子加工、制革等工业。市内有古老的苏丹宫殿和伊斯兰教寺院,市郊有能容万人的大体育场。

  • 81 . 斯

    古代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奴隶制城邦国家。约公元前8世纪在征服西邻美塞尼亚的过程中创建国家。政治上实行奴隶主贵族寡头专政。具有很强的军事力量,长期称霸南希腊。曾参加希波战争,战后与雅典争霸,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获胜,成为全希腊霸主。前4世纪遭其他城邦反对,势力削弱。前2世纪中叶被罗马征服。

  • 82 . 斯达克思

    长篇小说。意大利乔万尼奥里作于1874年。以公元前73年罗马的斯巴达克起义为题材,描写角斗士斯巴达克思领导奴隶揭竿而起,杀上维苏威火山。他拒绝奴隶主的拉拢和诱降,以卓越的才能和坚毅的意志,率起义军沉重地打击了罗马统治者,后因起义军内部的分裂和敌人的阴谋而告失败。

  • 83 . 斯达克同盟

    德国左派社会民主党人的革命组织。原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形成的“斯巴达克派”,以古罗马奴隶起义首领斯巴达克的名字命名。1918年11月德国革命爆发后,正式建立这一同盟,领导人有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等。反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右翼首领的叛卖行为,提出“一切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12月底改组为德国共产党。

  • 84 . 妄口

    比喻胡言乱语。有时也指造谣污蔑。

  • 85 . 田

    1.即田巴。

  • 86 . 尾工程

    指有小部分长期完不成因而不能竣工的工程。

  • 87 . 尾难藏

    指不能藏住自己的尾巴。

  • 88 . 尾主义

    1.指放弃领导,依从落后意见行事的思想倾向。

  • 89 . 特立尼达和多

    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岛国。临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积5130平方千米。人口130万(1995年)。首都西班牙港。地形以平原、低山为主。热带雨林气候。石油工业是主要经济部门。有世界最大的天然沥青湖。

  • 90 . 下里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 91 . 土

    1.一种滑冰游戏。

  • 92 . 土

    1.亦作"土芭佬"。 2.没有见过世面的人。

  • 93 . 兔子尾长不了

    1.比喻无法长久维持。

  • 94 . 乌焦

    乌:黑色;焦:火力过猛,使东西烧成炭样。原是《百家姓》中的四个姓氏。比喻烧得墨黑。

  • 95 . 乌兰

    蒙古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62万(1995年)。1639年建城。蒙语意为“红色英雄城”。全国大部分工业集中于此。有铁路、航空线同中国、俄罗斯相通。公路通往全国各地。有高等学府、科学院、电视中心和喇嘛寺院。

  • 96 . 下

    1.颏的通称。

  • 97 . 下颏儿

    1. 颏的通称。

  • 98 . 乡

    1.乡下佬。

  • 99 . 稀

    1.犹稀烂。

  • 100 . 无

    1.亦作"无笆壁"。亦作"无把臂"。 2.没有根据;没有着落。

  • 101 . 丫

    1. [方]∶分叉的地方。如:树丫巴儿。如:手丫巴儿。

  • 102 . 腌里

    1.方言。极为肮脏。

  • 103 . 眼眼望

    1.形容急切地盼望。

  • 104 . 哑吃黄连

    1.歇后语。比喻有苦难言。黄连,药名,味苦。

  • 105 . 一眨

    方言。一眨眼。

  • 106 . 牙

    1.牙床骨。

  • 107 . 哑

    1.亦作"哑吧亏"。亦作"哑叭亏"。 2.指吃了亏不便说或不愿说。

  • 108 . 一个掌拍不响

    比喻事情不会是单方面引起的。

  • 109 . 仰

    1.见"仰八叉"。

  • 110 . 仰

    1.见"仰八叉"。

  • 111 . 一

    1.谓五个。一手五指,故云。 2.用手掌打一下。

  • 112 . 噪儿

    1.方言。哇啦哇啦乱嚷。

  • 113 . 约鲁

    西非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尼日利亚,另有少数分布在贝宁、多哥、加纳等国。约2060万人(1983年)。讲约鲁巴语。多信万物有灵,部分信基督教新教和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商业、手工业发达。

  • 114 . 正南

    1.亦作"正南八北"。亦作"正南靠北"。 2.方言。地道的,确实的。 3.方言。正经的,正式的。

  • 115 . 正儿

    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 ②真正的;确实的。亦作“正儿八经”。亦作“正二八摆”。

  • 116 . 中公路

    从新疆喀什到巴基斯坦塔科特。因翻越喀喇昆仑山脉,又称喀喇昆仑公路。全长1036千米,中国境内喀什至红其拉甫达坂口岸长420千米。1979年建成通车。是联系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国际公路干线。

  • 117 . 嘴骨子

    1.颔骨;下巴骨。借指嘴脸;长相。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