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开头能组哪些词
1 . 江醪
1.即江米酒。
2 . 江离
1.亦作"江蓠"。 2.香草名。又名"蘼芜"。
3 . 江骊
1.珠名。参见"江历"。
4 . 江蓠
①红藻的一种,暗红色,细圆柱形,有不规则的分枝。生在海湾浅水中。可用来制造琼脂。 ②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
5 . 江鲤
1.江中鲤鱼。 2.旧题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江鲤"借指书信。
6 . 江历
1.珠名。
7 . 江练
1.谓江水澄澈﹑平静如同洁白的绸子。语本南朝齐谢朓《晩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8 . 江陵
在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沿岸。属荆州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为中国南北陆路交通要冲。人口368万(1995年)。名胜古迹有纪南城(为春秋战国时都城)、古荆州城(三国时蜀将关羽曾镇守于此)、八宝山、开元观、元妙观等。
9 . 江令
1.隋江总先后仕南朝梁﹑陈及隋三朝,仕陈时官至尚书令,世称"江令"。 2.南朝梁江淹曾为建安吴兴令和建元东武令,后世亦称"江令"。
10 . 江流日下
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同“江河日下”。
11 . 江路
1.江河航道或航程。 2.江边道路。
12 . 江膂
1.江心。
13 . 江緑大
1.荔枝的一种。相传培育者姓江,因名。又叫江家绿。
14 . 江轮
专在江河中行驶的轮船。
15 . 江梅
1.一种野生梅花。
16 . 江梅引
1.词牌名。即《江城梅花引》。
17 . 江湄
1.江岸。
18 . 江门市
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部、西江下游。1949年设市(1930年曾设市,旋废)。人口401万(1995年)。是广东省对外贸易港之一,工商业发达。有陈白沙祠、陈白沙钓鱼台故址。
19 . 江靡
1.江边。
20 . 江米
糯米。
21 . 江米酒
糯米加曲酿造的食品,甘甜,酒味淡。也叫酒酿、醪糟。
22 . 江米纸
糯米纸。
23 . 江泌
1.湍急的江水。
24 . 江南
①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②泛指长江以南。
25 . 江南大营
1853年清政府在太平天国天京(今南京)城外建立的军营。与驻扬州城外的江北大营相呼应,围攻天京,阻止太平军东下苏杭。1856年被太平军击溃。次年大营重建,1860年又被太平军摧毁。
26 . 江南海北
大江之南,大海之北。形容地域广阔,
27 . 江南好
1.词牌名。即《忆江南》。又《水调歌头》﹑《满庭芳》亦别称《江南好》。
28 . 江南弄
1.乐府《清商曲》名。南朝梁天监十一年,梁武帝改《西曲》,制《江南弄》七曲,即《江南弄》﹑《龙笛曲》﹑《采莲曲》﹑《凤笙曲》﹑《采菱曲》﹑《游女曲》﹑《朝云曲》。皆轻艳绮靡。又南朝梁沈约作《赵瑟曲》﹑《秦筝曲》﹑《阳春曲》﹑《朝云曲》四曲,亦称《江南弄》。两者格调﹑字句全同,并同有转韵,说明《江南弄》一调已成定格。有人认为是唐﹑五代词的雏形。
29 . 江南七子
1.清王昶﹑王鸣盛﹑吴泰来﹑钱大昕﹑赵文哲﹑曹仁虎﹑黄文莲七人,乾隆间以诗文着称,因皆江苏人,时称"江南七子"。也称"吴中七子"。
30 . 江南丘陵
中国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地区大片低山和丘陵的总称。地势起伏,海拔多在200~600米间。山岭和盆地交错分布。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山峰超过1500米。有黄山、庐山、衡山等风景名山。丘陵间多河谷盆地,农业发达。山区富林产、矿藏资源。
31 . 江南曲
1.乐府《相和曲》名。也称《江南可采莲》。古辞写江南采莲时的景色,纯用白描。参阅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上﹑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江南》。
32 . 江南三絶
1.指皖南三大名产--宣纸﹑徽墨﹑歙砚。
33 . 江南制造局
全称“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又称“上海机器局”。清政府经营的新式军用企业之一。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购买美商旗记铁厂,并入两个制炮局而建成。后不断扩充,成为洋务派最大的军事企业。主要制造枪炮和修造轮船。1905年造船部分独立,称江南船坞;兵工部分仍称制造局。民国成立后,分别称江南造船所和上海兵工厂。上海解放后改称江南造船厂。
34 . 江宁
1. 地名,旧江宁府所在地,在今南京市。如:江宁之龙蟠…皆产梅。(龙蟠:地名。龙蟠里,在今南京市清凉山下。以产梅著称。)——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35 . 江讴
1.旧指江浙一带的民间歌曲。
36 . 江鸥
1.生活在江中的鸥鸟,食小鱼及其他水生动物。
37 . 江濆
1.江岸。亦指沿江一带。
38 . 江萍
1.江中萍实。传说春秋时楚昭王渡江,江中有一物大如斗,圆而赤,直触王舟。众人莫能识。昭王派人问于孔子。孔子说是萍实,为吉祥之物,剖而食之,可作霸主。见《孔子家语.致思》。
39 . 江浦
1.江滨。 2.泛指江河。
40 . 江圻
1.见"江垠"。
41 . 江气
1.江上的水气或雾气。
42 . 江山船
1.相传元末陈友谅兵败后,其部属九姓逃至浙东,以捕鱼为业,不与他姓通婚。其船号称"江山船",也称九姓渔船。后亦以其船装载客货,往来于杭州﹑严州﹑衢州﹑金华之间,遂用作浙东游船的通称。
43 . 江山好改,本性难移
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44 . 江山好改,秉性难移
旧时俗语。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
45 . 江山如此多娇
中国画。傅抱石、关山月合作。1959年为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所绘的巨幅山水画。毛泽东主席亲为题句:“江山如此多娇。”画面上旭日东升,江山壮丽,表现出新中国的勃勃生机。
46 . 江山如故
故:从前。高山大河面貌依旧。多用于比喻物是人非。
47 . 江山如画
山川、河流美如画卷。形容自然风光美丽如图画。
48 . 江山如旧
如:象。山河还同原来一样。常用来感叹世事的变迁。
49 .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人的本性的改变,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50 .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旧时俗语。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
51 .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人的本性的改变,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52 . 江山之恨
江山:指疆土。指失去疆土的仇恨。
53 . 江山之异
江山:指疆土。指疆土易主。
54 . 江山之助
江山:山水风景;助:帮助。自然景色的帮助。形容清雅、拔俗的诗文、绘画都借助于自然山水的熏陶感染。
55 . 江上
1.江岸上。 2.江面上。 3.江中。
56 . 江身
1.江面。
57 . 江神
1.传说中的江水之神。
58 . 江神子
1.词牌名。即《江城子》。详"江城子"。
59 . 江实
1.江中的萍实。
60 . 江市
1.濒江的市集。
61 . 江势
1.江水的流势。
62 . 江澨
1.江边。
63 . 江殊
1.江珧的别称。见清厉荃《事物异名录.水族.?》注。
64 . 江水
1.即长江。
65 . 江水不犯河水
比喻彼此互不相干,没有关系。
66 . 江汜
1.江边。汜,通"涘"。 2.《诗.召南》篇名《江有汜》的简称。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诗》虽四言﹐亦开众体﹐《江汜》发三言之端﹐《雀角》肇五言之始。"又因此篇内容是写妇人遭遗弃后的哀诉﹐故亦用以代称弃妇之怨辞。
67 . 江涘
1.江边;沿江一带。
68 . 江叟
1.指江上渔翁。
69 . 江苏省
简称“苏”。在中国东部,长江、淮河下游,东临黄海。面积105万平方千米。人口6868多万(1995年),密度居各省区之首。清初置江南省,后分置江苏省。省会南京。全境绝大部分为平原。水域辽阔,河网稠密,有太湖、洪泽湖等大湖。大部分为亚热带湿润区。工业总产值居全国首位。主要有机械制造、轻纺和化学工业。农业发达,主产稻谷、小麦、棉花和油菜籽。桑蚕茧和淡水渔业产量居全国前列。内河运输量全国第一。
70 . 江汰
1.江中波涛。
71 . 江滩
1.江岸带的一部分,由泥沙淤积而成。
72 . 江潭
1.江水深处。
73 . 江天
江河水面上的广阔空际:万里~。
74 . 江天一色
形容江面宽阔,水天相接。
75 . 江田
1.濒江的田。
76 . 江汀
1.江边平地。 2.指江中小洲。
77 . 江亭怨
1.词牌名。又名《荆州亭》﹑《清平乐令》。双调。前﹑后片各四句,共四十六字。前﹑后片逢第一﹑二﹑四句押韵,均用仄声韵。
78 . 江头
1.江边,江岸。
79 . 江湍
1.江中急流。
80 . 江豚
哺乳动物,生活在江河中,形状很像鱼,没有背鳍,头圆,眼小,全身黑色。吃小鱼和其他小动物。通称江猪。
81 . 江沱
1.亦作"江沲"。 2.长江和沱江。亦指长江流域和沱江流域。
82 . 江鼍
1.即扬子鳄。皮可张鼓。
83 . 江外
1.江南。从中原人看来,地在长江之外,故称。
84 . 江湾
1.江流迂曲处。
85 . 江隈
1.江水曲折处。
86 . 江尾
1.江流的下游地段。
87 . 江味
1.江里出产的食品。
88 . 江西
1.隋唐以前,习惯上称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为江西;有时又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
89 . 江西腊
1.亦作"江西蜡"。 2.翠菊的别名。夏秋之间开花,有紫﹑碧﹑红﹑白等色,供观赏用。
90 . 江西蜡
1.见"江西腊"。
91 . 江西省
别称“赣”。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面积1666万平方千米。人口3938万(1995年)。明代置江西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江西省。省会南昌。西、南、东三面山脉环绕,中部丘陵广布;北部有鄱阳湖,纳赣江等河流汇注长江,湖四周为平原。亚热带湿润区。有色金属工业发达,铜和钨的储、产量居全国前列。景德镇瓷器驰名中外,农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中国重点产粮省和淡水渔区。南方重要木材产区。
92 . 江西诗派
宋代文学流派。为江西诗人黄庭坚所开创。因北宋末吕本中所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代表作家有黄庭坚、陈师道、曾fe2e、陈与义等。论诗强调“无一字无来处”,喜作拗体诗;又提倡“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法,常袭用前人诗意而略改其词,以为工巧。
93 . 江狶
1.即江豚。
94 . 江夏八俊
1.指东汉刘表﹑陈翔﹑范滂﹑孔昱﹑范康﹑檀敷﹑张俭﹑岑晊八人。
95 . 江鲜
1.指江里出产的鱼虾等水产品。
96 . 江乡
1.多江河的地方。多指江南水乡。
97 . 江湘
1.长江和湘江。也指长江和湘江流域。
98 . 江澳
1.亦作"江隩"。 2.江岸弯曲处。亦泛指江曲沿岸地区。
99 . 江鲍
1.南朝梁文学家江淹和南朝宋文学家鲍照的并称。
100 . 江北
①长江下游以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靠近长江北岸的一带。 ②泛指长江以北。
101 . 江北大营
1853年清政府在长江北岸扬州建立的军营。与驻天京(今南京)城外的江南大营相呼应,企图阻止和截断太平军北进的道路。1856年被太平军击破,不久又重建。1858年太平军攻克扬州,江北大营被摧毁。
102 . 江笔
1.见"江淹笔"。
103 . 江壁
1.江边峭崖。
104 . 江表
1.江外。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2.指南朝宋﹑齐﹑梁﹑陈及其统治下的地区。 3.指江岸上。
105 . 江波
1.江水;江中波浪。
106 . 江步
1.江边的渡口﹑码头。步,同"埠"。
107 . 江槎
1.江中的木筏。多指江船。
108 . 江潮
1.江河下游的潮汐现象。因外海潮波沿江河上溯,致使水位定时涨落。亦泛指江河中的波涛。
109 . 江城
1.临江之城市﹑城郭。
110 . 江城梅花引
1.词牌名。又名《江梅引》﹑《摊破江城子》等。《词律》谓"此词相传为前半用《江城子》,后半用《梅花引》,故合名《江城梅花引》,盖取'江城五月落梅花'句也。前半确然为《江城子》,而后半全不似《梅花引》,未知以为《梅花引》是何故也。"又说"或腔有可通,未可知也"。双调八十七字,有平﹑上﹑去三声叶韵与全押平韵两体。
111 . 江城子
①词牌名。唐五代词均为单调,字数自三十五字至三十七字不等,押平声韵。宋词为双调,七十字,押平声韵,也有押仄声韵的。 ②曲牌名。属南曲中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双调体的半阕相同。用作引子。
112 . 江程
1.江上的航程。
113 . 江川
1.江河,河流。
114 . 江漘
1.江边。
115 . 江次
1.江边。
116 . 江带
1.似带的江流。
117 . 江盗
1. 出没于长江上的强盗船只。如:有江盗百艘。——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118 . 江稻
1.糯稻。
119 . 江堤
1.见"江堤"。
120 . 江甸
1.指江南。 2.指遥远的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