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开头能组哪些词
1 . 苏合
1.即苏合香。
2 . 苏合香
1.金缕梅科乔木。原产小亚细亚。树脂称"苏合香",可提制苏合香油,用作香精中的定香剂;亦可杀虫,治疥癣;中医学上用为通窍﹑开郁﹑辟秽﹑理气药。 2.唐代舞曲名。
3 . 苏何
1.西晋僧刘萨何的别称。
4 . 苏黄
1.宋代文学家苏轼﹑黄庭坚的并称。
5 . 苏活
1.犹拯救。
6 . 苏井
1.神话传说中苏仙公院子里的井。用这口井的水加橘叶可以治病。
7 . 苏剧
1.江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苏州一带。由曲艺"苏州滩簧"发展而成,常用曲调有费家调﹑弦索调﹑太平调等,用胡琴﹑笛﹑琵琶(或弦子)﹑笙等伴奏。
8 . 苏克雷
玻利维亚法定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人口13万(1992年)。以该国第一任总统苏克雷之名命名。农牧产品集散和加工地。有炼油、纺织、食品等工业。市内有独立战争纪念碑、独立宫等。居民住宅均为白色,有“白城”之称。
9 . 苏枯
1.使枯萎的草木复活。比喻使困顿﹑灾难中的人得到拯救。
10 . 苏拉
1.满语。清代内廷机构中担任勤务的人。
11 . 苏黎世
瑞士最大城市。人口约367万(1983年)。工业以机器制造、出版印刷等为主。工商业发达,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重要陆空交通枢纽。有苏黎世大学和联邦工艺学院,爱因斯坦曾在这两所院校任教。
12 . 苏黎世工业大学
瑞士的理工学院。1855年创建于苏黎世。设有建筑、土木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化学、制药、森林、农业、乡村工程、测量、数学和物理、自然科学、军事科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十六个系和九十个研究所。
13 . 苏李
1.汉苏武与李陵的并称。 2.唐苏味道﹑李峤及苏颋﹑李乂的并称。
14 . 苏李体
1.指汉苏武﹑李陵的诗体。
15 . 苏里南
南美洲东北部国家。临大西洋。面积1633万平方千米。人口386万(1994年)。首都帕拉马里博。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沿海为平原。大部属热带雨林气候。经济以工矿业为主。铝土开采和冶炼为最主要的工业部门。
16 . 苏联空军志愿队
1938年苏联人民派空军志愿队援助中国抗日战争,到1939年底,志愿队约有二百五十名飞行员参加中国抗战,给日本侵略军以重大打击。重轰炸机大队长库里申科和战斗机大队长拉赫曼诺夫等百余人,在作战中牺牲。
17 . 苏联农业集体化
1929-1933年苏联大规模开展的将个体小农私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大集体经济的运动。为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要求,1928年11月,联共(布)中央全会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步伐。到1937年,93%的农户参加了集体农庄。农业集体化消灭了富农阶级,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但其中出现的强迫命令现象,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和后果。
18 . 苏麻
1.竹之一种。 2.油料作物名。 3.(肢体)酥软发麻。苏,用同"酥"。
19 . 苏梅
1.北宋诗人苏舜钦与梅尧臣的并称。
20 . 苏门
1.山名。在河南省辉县西北。又名苏岭﹑百门山。晋孙登曾隐居于此。后因用以借指孙登。
21 . 苏门答腊岛
印度尼西亚西部大岛。南北长约1790千米,东西最宽435千米,面积434万平方千米。世界第六大岛。赤道横贯中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农、林、矿产丰富。有棉兰、巨港等港口城市。
22 . 苏门六君子
1.指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六人。他们常与苏轼交游,或为苏轼所荐拔,故称。前四人也称"苏门四学士"。
23 . 苏门四学士
指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四人都游学于苏轼门下。黄庭坚诗歌、书法与苏轼齐名;秦观以词闻名。
24 . 苏门四友
1.见"苏门四学士"。
25 . 苏门四子
1.见"苏门四学士"。
26 . 苏门啸
1.《晋书.阮籍传》:"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后以"苏门啸"指嘨咏。亦比喻高士的情趣。
27 . 苏米
1.北宋书法家苏轼和米芾的并称。
28 . 苏摩遮
1.见"苏莫遮"。
29 . 苏莫遮
1.亦作"苏摩遮"。亦作"苏幕遮"。亦作"苏幕遮"。 2.本为我国少数民族乐舞,亦指乐曲。唐代自龟兹传入。 3.用作词牌名,如唐吕岩《苏幙遮》(天不高)﹑宋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等。又因宋周邦彦《苏幕遮》词有"鬓云松"之句,故亦名《鬓云松令》。
30 . 苏木
1.即苏枋。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苏方木》。 2.蒙古语。原意是"箭"。清朝用来称呼蒙古旗下一级军事﹑行政单位(或其头目的职称)。其行政地位约相当于乡(或乡长)。
31 . 苏幕遮
1.见"苏莫遮"。
32 . 苏娘
1.指前秦秦州刺史窦滔妻苏蕙。滔与蕙一度断绝音信,蕙织五彩锦《回文璇玑图》诗赠滔,滔感动,与蕙和好如初。 2.指谢耽妻苏紫?。
33 . 苏气
1.方言。谓态度大方,打扮漂亮。
34 . 苏秦
战国时期纵横家。字季子,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主张合纵攻秦。先奉燕昭王命入齐,进行反间活动,使齐疲于对外战争。齐b167王末年任齐相。与赵国李兑一起约五国合纵攻秦,迫使秦归还部分侵占的魏、赵之地。齐亦乘机攻灭宋国。后来燕将乐毅联合五国大举攻齐,他的反间活动暴露,被车裂处死。
35 . 苏卿
1.指苏武。武字子卿,故称。
36 . 苏区
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和人民群众所建立的革命根据地。
37 . 苏软
1.软弱无力。苏,用同"酥"。
38 . 苏生
1.苏生;新生。
39 . 苏省
1.苏醒。
40 . 苏世
1.犹醒世。
41 . 苏叔阳
作家。河北保定人。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年起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著有话剧剧本《丹心谱》,电影剧本《春雨潇潇》、《夕照街》,传记《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长篇小说《故土》等。
42 . 苏舜钦
北宋诗人。字子美,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南)人。景年间进士。做过县令等小官,后任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被诬革职,隐居苏州沧浪亭以终。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重要作家。有《沧浪亭记》等名篇。有《苏学士文集》。
43 . 苏苏
1.苏醒;复活。
44 . 苏台
1.即姑苏台。又名胥台。在苏州西南姑苏山上。相传为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作长夜之饮。越国攻吴,吴太子友战败,遂焚其台。 2.因苏台地处苏州,故亦用以借指苏州。
45 . 苏台德事件
1938年法西斯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西北边境苏台德区的事件。这一地区居民多为日耳曼人,在德国挑动下,当地德意志党不断进行反政府活动,要求“自治”,希特勒乘机干涉,并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9月,英、法为自身利益,同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苏台德区遂为德国侵占。
46 . 苏涂
1.古代马韩国中所设置的含有神道色彩的特殊区域。诸逃亡者至其中即可得到庇护。
47 . 苏武
西汉使臣。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公元前100年任中郎将,奉命出使匈奴。匈奴贵族对他多方威胁诱降,均遭拒绝。后被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地区牧羊。他坚持十九年不肯屈服。前81年,匈奴与汉和好,遂被释放,终于返回长安。
48 . 苏武传
传记篇名。东汉班固作。载于《汉书》,为《李广苏建(苏武父)传》的一部分,篇题后人所加。文章塑造了一位坚贞不屈的爱国志士的形象。
49 . 苏武节
1.指苏武出使匈奴时所持的符节。汉武帝天汉元年,苏武以中郎将使持节出使匈奴,单于留不遣,欲其降,武坚贞不屈,持汉节牧羊于北海畔十九年,始元六年得归,须发尽白。后以"苏武节"用作忠臣的典故。
50 . 苏武牧羊
苏武:汉朝时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
51 . 苏息
1.谓更生,恢复。
52 . 苏仙
1.指苏轼。
53 . 苏仙公
1.见"苏耽"。
54 . 苏小
1.即苏小小。
55 . 苏小妹
1.文学故事人物。相传为苏洵之女,苏轼之妹,精通诗文。与秦少游结婚之夜,故意以诗歌﹑联句考少游,少游大窘,后得东坡暗中相助,始得完卷。民间便将"苏小妹"作为才女的典型。此人物为小说传奇所虚构。参阅清翟灏《通俗编.故事》﹑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五。
56 . 苏小小
1.南朝齐时钱塘名妓。 2.南宋钱塘名妓。容色俊丽,颇工诗词。
57 . 苏辛
指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古人论宋词时分“婉约”、“豪放”两派,苏轼、辛弃疾为豪放词派的代表。
58 . 苏兴
1.犹苏醒。
59 . 苏醒
1.从昏迷或沉睡中醒过来。亦用于比喻。
60 . 苏绣
1.江苏苏州一带刺绣产品的总称。
61 . 苏洵
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作品多为政论文,有《六国论》等名篇。有《嘉集》。
62 . 苏伊士运河
重要的国际通航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在埃及东北部。开凿于1859-1869年。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是沟通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便捷航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近年进行大规模拓宽浚深工程,运河长达195千米,宽300米。是世界上运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的运河。
63 . 苏援
1.探索,辨析。
64 . 苏张
1.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张仪的并称。 2.唐名士苏颋与张说的并称。
65 . 苏兆征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广东香山(今中山)人。长期当海员。早年加入同盟会。1922年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领导省港大罢工,被推为罢工委员会委员长。1926年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因积劳成疾,在上海病逝。
66 . 苏辙
北宋散文家。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年间进士。官至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后被贬,晚年定居颍川,号颍滨遗老。与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有《栾城集》。
67 . 苏中郎
1.唐代乐舞名。
68 . 苏钟
1.即插屏钟。清代手工制作的时钟,是我国钟表史上的早期产品。
69 . 苏州弹词
曲艺曲种。流行于上海和江苏、浙江部分地区。形成于江苏苏州。用苏州方言说唱。清代乾隆年间已经流行。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表演上注意模拟人物的“起脚色”。传统书目都为长篇,以才子佳人和公案题材为主。
70 . 苏州码子
1.原为苏州人表示数目的符号,后通行于全国。从一到十依次写做〡﹑〢﹑〣﹑〤﹑〥﹑亠﹑〧﹑〨﹑〩﹑。用于旧式帐簿,也叫草码。
71 . 苏州评话
曲艺曲种。流行于上海和江苏、浙江部分地区。清初形成于江苏苏州。用苏州方言说书。表演上讲究说表、噱头和口技等,并注意模拟人物的“起脚色”。传统书目都为长篇,以历史、武侠、神怪等题材为主。
72 . 苏州市
在江苏省南部、太湖东北、京沪铁路线上。因境内有姑苏山,别称“姑苏城”,简称“苏”。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时为吴国都,1949年设市。人口1057万(1995年)。丝绸工业历史悠久。特产刺绣、b166丝、宋锦、檀香扇。苏州园林著称于世,有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网师园等名园及虎丘、寒山寺、北寺塔等名胜古迹。
73 . 苏子
1.紫苏和白苏的种子。可以入药﹑榨油。
74 . 苏坐
1.东西相向而坐,平坐。有互不拘束之意。苏,通"傃"。相向。
75 . 苏白
1.苏州话。 2.昆曲中用苏州话说的道白。如昆曲《十五贯》中娄阿鼠的道白,即苏白。 3.苏轼和白居易的并称。
76 . 苏必利尔湖
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北美洲五大湖之一。美国和加拿大共有。面积达82万平方千米。蓄水量占五大湖一半以上。湖区森林茂密,矿产资源丰富。
77 . 苏裱
1.苏州裱字画的技艺。
78 . 苏步青
数学家,教育家。浙江平阳人。日本东北帝国大学博士。历任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教授、教务长、校长。中科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数学会发起人之一,现任该会名誉理事长,《数学年刊》主编。主要研究微分几何学,发表论文一百五十余篇和多种专著。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79 . 苏菜
1. 江苏风味的菜肴。
80 . 苏打
1.即碳酸钠。也称纯碱。溶于水呈碱性,可作洗涤剂。用于肥皂﹑玻璃﹑造纸﹑冶金等工业。
81 . 苏打饼干
1. 一种由苏打发粉与酸牛奶或酪乳发涨面粉而做成的饼干。
82 . 苏丹
①非洲东北部国家。东北临红海。面积25058万平方千米,居非洲之首。人口2913万(1995年)。全境基本为一由南向北凹陷的大盆地,分布有沙漠、丘陵、山地。尼罗河河谷纵贯。热带气候,终年炎热。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阿拉伯树胶(世界首位)、长绒棉(非洲第二),高粱、花生、芝麻、小麦等产量也居非洲前列。 ②一译“素丹”。阿拉伯文sultan的音译,意为“有权威的人”。10世纪始成为统治者的称号。11世纪起为伊斯兰教国家统治者广泛使用。今阿曼苏丹国、文莱达鲁萨兰国的国家元首仍称苏丹。
83 . 苏丹港
苏丹唯一港市。人口207万(1983年)。深水良港,全国进出口货物绝大部分经此。有炼油、船舶修理、电力等工业。附近盛产池盐。
84 . 苏丹人
①也称“苏丹阿拉伯人”。非洲东北苏丹地区最大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苏丹和乍得。约1186万人(1985年)。讲阿拉伯语。多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从事畜牧业。 ②西非和中非各民族的总称。约18亿人(1984年),在语言上分属三大语系,即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和闪含语系。多数信仰万物有灵。男女行割礼。主要从事锄耕农业,部分从事渔业和狩猎业。
85 . 苏耽
1.传说中的仙人。又称"苏仙公"。相传他升飞前留给母亲一个柜子,扣之可得日常所需,后其母开柜视之,从中飞出两只白鹤,柜就不再灵验了。三百年后,有一只白鹤停在郡城东北楼上,它就是苏耽。事见晋葛洪《神仙传.苏仙公》。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耒水》称他成仙前曾游栖在黄溪东山中,成仙后有人见他乘白马回到山中,因此为他立了祠,并把这座山改名为马岭山。
86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苏联和德国签订的条约。条约规定,任何一方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另一方的国家集团。签约后不久,德国即进攻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条约,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87 . 苏堤
1.见"苏公堤"。
88 . 苏东坡
即“苏轼”。
89 . 苏俄
1.指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和1922年组成的苏联。
90 . 苏俄国内战争
1918-1920年苏维埃俄国粉碎国内反革命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的战争。苏俄人民和红军在列宁为首的俄国共产党(布)领导下,1918年镇压了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叛乱,打败反革命分子在萨马拉建立的政府军。1919-1920年先后挫败了协约国组织的三次进攻:即高尔察克的白军从西伯利亚的进攻;邓尼金的白军从南方的进攻;波兰地主军队和弗兰格尔的白军的进攻,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91 . 苏二
1.指苏轼。
92 . 苏方
1.即苏枋。
93 . 苏枋
1.源自马来语supang。常绿小乔木。心材浸液可作红色染料,根可作黄色染料。中医学上用为行血祛淤药,主治经闭腹痛﹑产后血胀﹑痈肿及跌打损伤等症。
94 . 苏芬战争
苏联和芬兰之间的战争。1938年11月至1939年3月,双方进行第一次战争,芬兰战败,被迫将东南部包括维堡在内的卡累利阿地峡等地割给苏联,苏联以此作为防御德国入侵的防线。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芬兰重新对苏作战。1944年,苏军反攻,芬兰战败。1947年根据《苏芬和约》,芬兰又割让部分领土,并偿付巨额赔款。
95 . 苏复
1.恢复。
96 . 苏格兰
英国领土的一部分。面积约79万平方千米,人口5132万(1994年)。中部为低地,余为山岳地带。西部多湖泊、峡湾。工业、畜牧业和海洋渔业发达。东岸的阿伯丁为北海油田开发基地。
97 . 苏格兰人
英国的民族之一。另有少数分布在美国、加拿大等国。约600万人(1983年)。讲英语。多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工业,少数人从事畜牧业。
98 . 苏公堤
1.亦称"苏堤"。亦称"苏堤"。 2.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北宋元佑年间,苏轼知杭州时,疏浚西湖,堆泥筑堤,南起南屏山,北接岳王庙,分西湖为内外两湖。其间有桥六座,夹道杂植花柳,有"六桥烟柳"之称。 3.在广东省惠州市西湖(旧称丰湖)中。宋绍圣年间,苏轼知惠州时,买丰湖为放生池,并筑堤以障水。参阅《嘉庆一统志.惠州.苏公堤》。
99 . 苏公笠
1.竹笠名。相传为宋苏轼贬官惠州时所倡制。
100 . 苏功
1.浮报功绩。
101 . 苏鬼
1.《战国策.楚策三》:"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后因以"苏鬼"指古代掌管和接待宾客的官员。
102 . 苏海韩潮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103 . 苏杭
1.苏州﹑杭州的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