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哀江南赋
赋篇名。北周庾信作。赋中记叙了梁朝由腐败、内乱到招致外敌入侵、最终灭亡的经过,对故国的覆灭表示哀悼,同时也对自己被迫留仕北朝的境遇发出感叹。全篇结构宏大,文字华丽,且大量运用典故。
2 . 拜江猪
1.江豚的别名。
3 . 半壁江山
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4 . 不废江河
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
5 . 不到乌江不尽头
犹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6 . 不到乌江不肯休
犹不到黄河心不死。同“不到乌江不尽头”。
7 . 不到乌江心不死
犹不到黄河心不死。同“不到乌江不尽头”。
8 . 闯荡江湖
指奔走四方,在外谋生。
9 . 闯江湖
1.旧指以算卦相面﹑表演杂耍﹑卖药治病等为职业,奔走四方以谋生计的活动。
10 . 长江船
航行于长江中下游的钢质船舶的统称。多设两台主机、两个螺旋桨,舱室布局设外走廊,大型客货船尚有舷伸甲板以增加甲板面积。强度要求较低,操纵性良好。
11 . 长江大河
指长江和黄河。形容气势磅礴,奔腾不息。
12 . 长江后浪催前浪
1.喻人﹑事的新旧代谢。
13 . 长江后浪推前浪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14 .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在镇江以东、通阳运河以南、杭州湾以北。由长江和钱塘江冲积而成。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前缘在继续向海推进。海拔大多在10米以下。著名水乡。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15 . 长江三日
散文。刘白羽作。1961年发表。描绘重庆至武汉的长江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全文贯穿着“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哲理。作品写景状物,笔墨多变,并大量引用传说、民谣、古诗,咏物言志,情理交融。
16 . 长江三峡
长江上游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南津关,包括相间的宽谷段在内,长193千米,其中峡谷段约90千米。系古长江因地壳上升下切而成。水流湍急,航道艰险。为出入重庆、四川重要航道。水能丰富。东端正兴建三峡工程。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17 . 长江三峡工程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1995年开工建设。大坝建于湖北宜昌以西长江西陵峡东段的三斗坪,高185米。上游河道形成库容393亿立方米的大水库。电站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847亿千瓦小时。兼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18 . 长江天堑
堑:壕沟。长江为天然的坑堑、险要。旧时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
19 . 长江天险
长江为天然的壕沟。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
20 . 长江万里图
中国画。张大千作。绢本长卷。水墨设色。长近20米,从长江上游的四川省起笔,绘出浩瀚长江自都江堰铁索桥至崇明岛外汇入东海的全景。技巧上既有传统山水画的用墨之法,又有西方现代绘画的泼彩之法,形成“泼写兼施,色墨交融”的新风格。
21 .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中国在长江中上游流域各省区实施的林业生态工程。规划造林667万公顷,以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遏制水土流失。建设时间为1989-2015年。
22 .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第三大平原。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安徽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下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中国淡水湖最集中地区,河网稠密,有“水乡泽国”之称。中国重要农业基地,著名的“鱼米之乡”。沿江为中国重要工业带。
23 . 春江花月夜
民间丝竹曲。见“夕阳箫鼓”(507页)。
24 . 澄江如练
澄:清澈,明净。练:洁白的熟绢。清澈的江水,像一条白练一样。多指对江景的鸟瞰。
25 . 船到江心补漏迟
船到江心才补漏洞。比喻补救不及时,对事情毫无帮助。
26 . 楚江萍
1.《孔子家语.致思》载,楚王渡江,见物大如斗,圆而赤,取之,使人往鲁问孔子。孔子曰:"此所谓萍实者也,可剖而食之,吉祥也,唯霸者能获焉。"后因以"楚江萍"喻吉祥而罕见难得之物。
27 . 楚江体
1.明宁王朱权所定的乐府十五体之一。
28 . 楚江王
1.也写作"初江王"。中国佛教所传十个主管地狱的阎王之一。参见"十殿阎王"。
29 . 得江山助
得到江河山川的帮助才能写出好的诗文。比喻好的诗文是不能脱离现实的。
30 . 打江山
1.用武力夺取政权。
31 . 大江东去
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32 . 大江南北
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
33 . 丹江口水利枢纽
在湖北省西北部,汉江及其支流丹江汇合处。1973年建成。大坝长约2.5千米,库容209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90万千瓦,年发电量38.8亿千瓦小时。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为“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重要枢纽。
34 . 都江堰
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世界上最大的无坝引水枢纽。在四川省岷江中游。渠首工程在灌县(今都江堰市)城西北。战国时,秦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后代屡有扩建。引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兼具防洪、水运、城市供水等多种效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5 . 渡江楫
1.《晋书.祖逖传》:"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后以为出征宣誓的典故。
36 . 渡江曲
1.借指《桃叶歌》。相传该歌为晋王献之于秦淮河畔歌送其妾桃叶时作,其词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见《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桃叶歌》引《古今乐录》。
37 . 渡江亡楫
亡:同“无”;楫:船桨。过江时船上没有桨。比喻没有准备,没有必要的凭借。
38 .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共双方和谈代表团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次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及华东、中原军区部队共约百万人,在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下发起渡江战役。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战线上,兵分三路强渡长江。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在中国大陆统治的覆灭。随后解放军占领武汉、南昌,攻克上海。至6月1日解放崇明岛,渡江战役结束。这次战役共歼国民党军四十三万余人,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39 . 翻江倒海
原形容雨势大,后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
40 . 翻江搅海
形容水势浩大。多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也形容吵闹得很凶或事情搞得乱七八糟。
41 . 放浪江湖
放浪:放纵,不受任何约束。在江湖各地无拘无束地生活。
42 . 浮泛江海
泛:泛舟。坐船在江河湖海中游玩。
43 . 合江楼
1.古迹名。在今广东惠阳县城外,东江西江合流处。
44 . 合江亭
1.古迹名。为唐人宴饯题咏之所。(1)在今湖南衡阳县北。唐韩愈有《合江亭》诗。孙汝听题解:"亭在衡州负郭,今之石鼓头,即其地也。地形特异,岿然崛起于二水之间,旁有朱陵洞,亦谓之朱陵仙府,唐人题刻散满岩上。"(2)在今湖北宜都县北。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唐路侍中岩……以官妓行云等十人侍宴,移镇渚宫日,于合江亭离筵赠行云等《感恩多》词,有'离魂何处断?烟雨江南岸。'至今播于倡楼也。"(3)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南。传为唐韦皋建。参阅宋吕大防《杜工部年谱》。
45 . 共饮一江水
一起喝一条江河里的水。指彼此在一条江河的哺育下共同成长,有共同的感情。也指邻国之间人民的亲密友谊。
46 . 河汉江淮
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47 . 过江名士多如鲫
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说 “过江名士多于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
48 . 过江仆射
1.指东晋丞相王导。西晋末,王导知天下已乱,为琅邪王司马睿献策移镇建康(今江苏南京),公元318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是为东晋。王导任丞相。魏晋时尚书仆射即为丞相,故有此称。
49 . 过江之鲫
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说 “过江名士多于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
50 . 海错江瑶
海错:指海产品种类繁多,后用以指海味;江瑶:蚌属,肉不能食,但前后两柱味美,俗称“江瑶柱”。泛指美味佳肴。
51 . 惠崇春江晓景
诗篇名。北宋苏轼作。共二首,第一首尤为有名,全文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用传神的诗笔再现了画僧惠崇的春江晓景图,为题画诗中的佳作。其中第二句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变迁必然有其预兆,历来被人引用。
52 . 海沸江翻
大海沸腾,江河翻滚。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
53 . 黑龙江省
简称“黑”。在中国东北区北部。面积454万平方千米。人口3576多万(1995年)。清初置黑龙江将军辖区,清末置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北部、东南部为山地,主要山脉有小兴安岭。西南部为松嫩平原,东部有三江平原。主要河流有黑龙江和松花江。处中温带,大部为湿润区,西南部为半湿润区。有全国最大油田--大庆油田。煤炭和森林工业发达。为中国商品粮重要基地。大豆、甜菜、亚麻产量居全国前列,盛产玉米。
54 . 混江龙
1.曲牌名。属北仙吕宫。元王实甫《西厢记》﹑明汤显祖《牡丹亭》﹑清李渔《奈何天》等戏曲均有此曲牌。 2.我国古代的一种水雷。 3.刷荡沙泥的治河工具。木制,径一尺四寸,长五六尺,四面安铁叶如卷发,重凡三四百斤,沉入水底,以刷荡沙泥。
55 . 黄浦江打浦路隧道
中国第一条在软土中穿越的水底隧道。位于上海市区西南部黄浦江江底,西岸进口与打浦路连接。1970年建成通车。全长2761米,包括引道段、河岸矩形段和水底圆形段。为双车道公路隧道。将浦西与浦东直接沟通。
56 . 襟江带湖
襟:衣襟;带:衣带。形容江河湖泊之间相互萦绕交错,如同衣襟和衣带一样。
57 . 锦绣江山
象锦绣那样的美好的江山。形容美好的国土。
58 .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
壅:堵塞。细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终将汇合成为大江大河。比喻对细小或刚刚萌芽的问题不加注意或纠正,就会酿成大的问题。
59 . 九江八河
泛指所有的江河。
60 . 九江长江大桥
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的跨江通道。在江西省九江市与湖北省黄梅县之间。为公路、铁路两用双层钢桁架梁桥。上层为四车道公路桥,两侧有人行道;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正桥十一孔,共长18066米,连同两端引桥总长:铁路桥76754米,公路桥4460米。1992年建成通车。
61 . 九江市
在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向九铁路终点。古称浔阳。1949年设市。人口464万(1995年)。为江西北部物资集散及水陆交通中心,长江中游重要港口之一。工商业发达,旧为四大米市之一。名胜古迹有甘棠湖及烟水亭、锁江楼、能仁寺等。市南有著名的庐山风景区。
62 . 临江楼记
散文。何为作。1977年发表。临江楼在闽西上杭县浮门桥东,毛泽东曾于1929年10月在此楼写作《采桑子·重阳》一词。作者于1976年10月三次登楼。后作此文即以《采桑子·重阳》词意贯通全文,歌颂毛泽东的丰功伟绩,歌颂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
63 . 临江仙
①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五十八字或六十字,押平声韵。 ②曲牌名。南曲南吕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六十字体的半阕相同。用作引子。
64 . 量如江海
比喻度量非常大。
65 . 浪迹江湖
浪迹:到处流浪;江湖:泛指各地。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
66 . 老江湖
指在外多年,很有阅历,非常世故的人。
67 . 满江红
①又称“绿萍”、“红萍”。蕨类植物门,满江红科。植株很小,漂浮水面。茎细弱横长,向水下长出不定根。叶小,裂为上下两片。上片春夏季绿色,秋季转紫红色。有蓝藻共生,能固氮。是中国南方水田的优良绿肥,也是鱼类和家畜的饲料。 ②词牌名。双调,九十三字,押仄声韵,一般用入声韵。又有平韵体,但用的不多。 ③曲牌名。南曲正宫、南吕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南曲较常见,属正宫的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属南吕宫的与词牌前半阕相同,用作引子。
68 . 满江红
词篇名。南宋岳飞作。词以“怒发冲冠”领起,表达了对北方国土沦丧、金兵南侵的极大义愤,以及誓死报仇雪耻、收复失土的坚定信念。“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等名句,尤为后人引用。
69 . 龙江虎浪
形容惯于兴风作浪。
70 . 龙江剧
黑龙江地方戏曲剧种,在曲艺二人转的基础上吸收当地民间音乐发展而成。
71 . 流落江湖
形容穷困潦倒,漂泊异乡。
72 . 柳江人
1.我国新人化石。1958年在广西柳江通天岩洞穴中发现,故名。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晩期。所发现的化石有一完整头骨及部分体骨和肢骨。具有原始蒙古人种的特征。
73 . 落魄江湖
落魄:穷困失意。为生活所迫而到处流浪。
74 . 南京长江大桥
在江苏省南京市下关与浦口之间。跨越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钢桁架梁桥。上层为公路桥,车行道宽1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正桥十孔,共长1577米,连同两端引桥总长:公路桥4589米,铁路桥6772米。正桥两端各有一对高达70米的桥头堡。1968年底建成通车,将原津浦、沪宁两铁路连接为京沪铁路。
75 . 牡丹江市
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中游沿岸,牡佳、牡图、滨绥等铁路交会境内。以牡丹江得名。1937年设市。人口756万(1995年)。是黑龙江省东南部重要工业中心,工业有橡胶、机械、木材加工、造纸等。市郊有牡丹峰,风景秀丽。
76 . 内江市
在四川省中部、沱江中游,成渝铁路自此有支线通自贡、宜宾等地。1951年设市。人口1344万(1995年)。盛产甘蔗。工业以制糖、造纸、棉纺为主。有“甜城”之称。特产蜜饯和狮子头猪、猪鬃。为沱江中游的重要城市。
77 . 潘江陆海
形容人诗文方面的才华横溢。
78 . 潖江口
1. 地名,在广东省境内。
79 . 跑江湖
指旧时以卖艺、算卦、相面、卖药等为职业,来往各地谋求生活。
80 . 平江起义
1928年7月22日,共产党人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湖南平江的革命士兵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由于湘鄂赣国民党军队的联合进攻,11月,彭德怀率第五军主力撤出平江到井冈山与第四军会合,留下的部队在湘鄂赣地区坚持游击战争。
81 . 曲江池
1.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秦为宜春苑,汉为乐游原,有河水水流曲折,故称。隋文帝以曲名不正﹐更名芙蓉园。唐复名曲江。开元中更加疏凿,为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参阅唐康骈《剧谈录.曲江》﹑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关西道一.雍州》。
82 . 曲江会
1.唐时考中的进士﹐放榜后大宴于曲江亭﹐谓之曲江会。宋人称为闻喜宴。参阅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
83 . 曲江宴
1.即曲江会。
84 . 挈泰山以超江河
超:跨过;挈:用手提着。用手提着泰山跨过大江大河。比喻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85 . 千里江山图
中国画。宋代王希孟作。绢本长卷。大青绿设色。景色以水波、船只、汀渚、长桥等相贯连。主景为绵延起伏的群山和浩瀚淼茫的江水,村市庄园、舟桥亭阁点缀其间。色彩鲜亮夺目,风格雄壮妍秀。
86 . 钱塘江大桥
在浙江杭州市区南。跨越钱塘江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有两桥。一桥建于1937年,长1453米,其中正桥长1072米,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单线铁路桥。二桥建于1991年,上层为公路桥,长2861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长2000米。是联系沪杭、浙赣铁路的重要通道。现已建三桥。
87 . 清江曲
1.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三仄韵。因其为宋苏庠泛舟清江所作,故名。
88 . 清江使
1.《庄子.外物》:"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窥阿门,曰:'予自宰路之渊,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予。'元君觉,使人占之,曰:'此神也。'"后以"清江使"指龟。
89 . 清江使者
1.见"清江使"。
90 . 清江引
1.曲牌名。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北曲又叫《江儿水》,属双调。五句。字数定格为七﹑五﹑五﹑五﹑七。多用为小令。
91 . 塞上江南
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同“塞北江南”。
92 .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伟大。
93 . 塞北江南
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
94 . 三江并流
在云南省西北部。分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个景区。面积3800平方千米,海拔6000多米。山高水深,景色奇幽。地质景观神奇奥妙,雄、奇、险、秀,引人入胜。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95 . 三江口
1.指江苏省吴江县北,吴淞江﹑娄江﹑东江分流处。 2.指湖南省岳阳县北,洞庭湖水入长江处。 3.指湖北省汉口西。 4.指浙江的曹娥江﹑钱清江﹑浙江三水于海口汇合处。见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浙江四.会稽县》。 5.指云南﹑贵州﹑广西三省之南盘江﹑多衣江﹑九龙河交汇处。
96 . 三江平原
在东北平原的东北部。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地势低平,海拔50米左右。中国最大的沼泽集中分布地区,重要的新农垦区和商品粮基地。
97 . 三江七泽
泛指江河湖泽。
98 . 三江五湖
①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 ②江河湖泊的泛称。
99 . 沙江鲊
1.即虾。
100 . 身在江海,心驰魏阙
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
101 .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
102 . 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
103 . 松江鲈
1.见"松江鲈鱼"。
104 . 松江鲈鱼
1.松江所产的鲈鱼。以四鳃著名,也称四鳃鲈。肉嫩味美。
105 . 松江派
1.明末松江府(今属上海市)治下三个山水画流派(苏松派﹑云间派﹑华亭派)的总称。因这些画家俱是松江府人,故名。
106 . 松江银
1.旧时松江府所铸的银钱,质地较纯,名噪海内。
107 . 收江南
1.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用在双调套曲内。明清传奇用此曲时,往往略有变化。
108 . 石烂江枯
直到石头变土,江水干涸。比喻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109 . 淞江鲈
1.即松江鲈鱼。产于我国沿海等地的一种名贵食用鱼类。
110 . 室内江流
1.《后汉书.列女传.姜诗妻》载:姜诗与妻庞氏事母至孝。母嗜饮江水,庞氏辄泝流而汲;母嗜鱼,夫妇力作以供。后舍侧忽涌出甘泉,味如江水,且每日有双鲤鱼跃出,人以为纯孝之报。后遂以"室内江流"为孝感之典。
111 . 宋江起义
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约1119年前,宋江等三十六人聚众起义,相传曾驻兵梁山泊(今山东阳谷、梁山、郓城间)。起义军在河北、京东一带流动作战。1121年,起义军进攻海州时,被张叔夜伏兵击败,宋江投降。相传宋江等投降后,曾参与镇压方腊起义。
112 . 铁打江山
用铁锻打成的江山。比喻国家巩固。
113 . 铁桶江山
比喻牢固的政权或地位。
114 . 武汉长江大桥
中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钢桁架梁桥。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与武昌蛇山之间。上层为公路桥,车行道宽18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正桥九孔,共长11555米,连同两端公路引桥总长16704米。1957年建成通车,将原京汉、粤汉两铁路连接为京广铁路。
115 .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以之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
116 . 外江话
1.广东﹑福建等地人称长江左近及以北数省的人说的话。
117 . 外江老
1.见"外江佬"。
118 . 外江佬
1.亦称"外江老"。亦称"外江人"。 2.粤闽等地对外省人的称呼。
119 . 外江人
1.见"外江佬"。
120 . 望江楼
1.古迹名。为唐薛涛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在成都市东锦江南岸﹐已辟为望江楼公园。有崇丽阁﹑濯锦楼﹑吟诗楼﹑薛涛井等胜景﹐附近有薛涛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