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开头能组哪些词
1 . 延挨
1.拖延。
2 . 延捱
1.延挨。
3 . 延安保卫战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西北野战部队在陕西延安以南地区抗击国民党军进攻的运动防御战。1947年3月初,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集中二十五万余人进犯陕甘宁解放区。西北野战部队从3月13日至19日以运动防御作战形式,予国民党军以重创,成功地掩护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和人民群众的安全转移,并按预定计划主动撤离延安。
4 . 延安大学
原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培养干部的学校。1941年由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校址在延安。1943年后自然科学院、鲁迅艺术学院、行政学院等并入。1949年迁西安,改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现在的延安大学重建于1958年,设中文、政治教育、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等系。
5 . 延安市
在陕西省北部、延河中游,西延铁路通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37年设市。人口326万(1995年)。1937-1947年为中共中央所在地,有“革命圣地”之称。现为陕西北部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名胜古迹有宝塔山,革命纪念地有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南泥湾等。延安革命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 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2年5月2日至23日在延安举行。毛泽东作重要讲话,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讲话长时期内成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文艺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会议结束后,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创作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
7 . 延安整风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的整顿党的作风,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运动。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纠正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于1941年5月和1942年2月,分别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同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了《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从此开始了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运动的宗旨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
8 . 延布
1.蔓延分布。
9 . 延昌
1.绵延昌盛。
10 . 延长
1.绵延久长。 2.向长的方面发展。
11 . 延露
1.亦作"延路"。 2.古俚曲名。
12 . 延路
1.漫长的道路。 2.见"延露"。
13 . 延鹭堠
1.指亭堠。古代边境上专用以候望敌情者。
14 . 延曼
1.亦作"延蔓"。草木绵延伸展。 2.引申指不断扩展。 3.即曼延。古代百戏名。
15 . 延漫
1.繁衍散布。
16 . 延蔓
1.见"延曼"。
17 . 延袤
1.绵亘;绵延伸展。 2.长度和广度,引申指面积。
18 . 延绵
1.延续不断。
19 . 延目
1.犹放眼。
20 . 延募
1.招聘,招募。
21 . 延慕
1.仰慕。
22 . 延纳
引见接纳:广为延纳英贤。
23 . 延捺
1.拖延搁置。
24 . 延脑
1.见"延髓"。
25 . 延年
1.延长寿命。 2.犹迎年。谓祈祷以求丰年。 3.指西汉协律都尉李延年。 4.南朝宋文学家颜延之的字。
26 . 延年火
1.针灸的异称。
27 . 延年益寿
增加岁数,延长寿命。
28 . 延年杖
1.古代帝王赐给老臣的手杖,以示优遇。
29 . 延聘
1.聘请。
30 . 延平津
1.古代津渡名。晋时属延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东南),故称。据《晋书.张华传》载,丰城令雷焕得龙泉﹑太阿两剑,以其一与张华。后华被诛,剑即失其所在。雷焕死,其子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跃出堕水。使人入水取之,但见两龙蟠萦,波浪惊沸。剑亦从此亡去。
31 . 延平郡王祠
即“郑成功庙”,又称“开山王庙”。在台湾省台南市。清初建庙,为纪念郑成功而建,以他的封号延平郡王命祠。正殿供郑成功塑像,后殿及两厢祀郑母、郑氏子孙像。朱门红墙,琉璃碧瓦,气势雄伟。
32 . 延期
1.延长或推迟时日。
33 . 延跂
1.见"延颈企踵"。
34 . 延企
1.见"延颈企踵"。
35 . 延迁
1.迁延。
36 . 延请
1.邀请;招请。
37 . 延庆
1.延续福祚。
38 . 延庆节
1.唐代以懿宗诞辰为延庆节。
39 . 延秋门
1.唐代长安禁苑西门。天宝十四载冬,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六月,唐玄宗即由延秋门出长安,赴蜀避难。
40 . 延日
1.拖长时日。 2.迎着阳光。
41 . 延入
1.引入;请进。 2.推迟到。
42 . 延赏
1.延及他人的赏赐。 2.留连赏玩;长时间地观赏。
43 . 延烧
1.蔓延燃烧。
44 . 延伸
1.延长伸展。
45 . 延生
1.延年。 2.繁衍生长。
46 . 延声
1.播扬名声。
47 . 延世
1.长生。 2.指恩赏延及后世。
48 . 延视
1.注视良久。
49 . 延首
1.伸长头颈。常形容急切盼望的样子。 2.形容惶悚恐惧的样子。
50 . 延寿
1.长寿;延长寿命。
51 . 延寿客
1.菊花的异名。
52 . 延寿堂
1.佛教寺庙安置患病僧人之所。
53 . 延祀
1.谓使后代延续下去。有后则祭祀不绝,故称。
54 . 延算
1.延长寿命。
55 . 延髓
1.亦称"延脑"。 2.后脑的一部分,上接脑桥,下接脊髓。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等四对脑神经,均附着在延髓部分。延髓是管理呼吸﹑心搏等重要反射的中枢,故又有"生命中髓"之称。
56 . 延祟
1.招祸。
57 . 延眺
1.引颈远望。
58 . 延玩
1.迟延玩忽。
59 . 延宛
1.犹蜿蜒。曲折延伸貌。
60 . 延望
1.引颈远望。 2.形容盼望或仰慕之切。 3.延请探望。
61 . 延维
1.古代传说中的神名。
62 . 延问
1.请教询问。
63 . 延吴
1.春秋吴延陵季子和魏东门吴的并称。两人皆丧子而旷达无忧。
64 . 延误
1.迟延耽误。
65 . 延误费
1. 征收超过合理的或规定的时间而未领取的运输货物的保管费。
66 . 延息
1.指延长生命。
67 . 延嬉
1.见"延喜"。
68 . 延喜
1.亦作"延嬉"。 2.玉圭名。《尚书璇玑铃》:"禹开龙门﹐导积石﹐玄圭出﹐刻曰:'延喜玉﹐王受德﹐天赐佩。'"后用为宣扬帝王瑞应的典故。
69 . 延待
1.延接,接待。
70 . 延宕
拖延:延宕多日,迟复为歉。
71 . 延道
1.墓道。延,通"埏"。
72 . 延登
1.引入而登殿。 2.延揽擢用。
73 . 延敌
1.迎击敌人。
74 . 延地里
1.到处。
75 . 延鼎
1.倒覆的鼎。
76 . 延脰
1.引颈。
77 . 延对
1.引见赐对。
78 . 延俄
1.耽搁片时。
79 . 延恩
1.延续恩泽。
80 . 延发
1. 拖延的引发或爆发。
81 . 延访
1.延请求教;请教。 2.指广为访求。
82 . 延搁
1.拖延耽搁。
83 . 延阁
1.古代帝王藏书之所。 2.绵延的阁道。 3.延搁。拖延耽搁。
84 . 延格
1.拖延耽搁。
85 . 延亘
1.亦作"延亘"。 2.绵延伸展。
86 . 延顾
1.接待。
87 . 延光
1.留传美名。 2.谓承袭前人的荣誉。
88 . 延广
1.广阔。
89 . 延厚
1.增厚。
90 . 延候
1.迎接。
91 . 延缓
1.拖延。 2.推迟。 3.缓慢。
92 . 延回
1.迂回伸展。
93 . 延会
1. 推迟开会日期。
94 . 延及
1.扩展到;延伸到。
95 . 延吉市
在吉林省东北部、长图铁路线上。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1945年设市。人口356万(1995年)。现为吉林省东部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歌舞之乡”和“体育之乡”之称。古迹有城子山山城。
96 . 延嘉
1.瑞草名。
97 . 延见
1.召见;引见。
98 . 延荐
1.引荐。
99 . 延奬
1.引见嘉奖。
100 . 延接
1.引见接纳;接待。
101 . 延结
1.谓思念之情长期郁结。
102 . 延津
1.即延平津。相传晋时龙泉﹑太阿两剑分离后于此会合化龙而去。 2.借指别后重逢之地。
103 . 延津宝剑
1.见"延津剑"。
104 . 延津剑
1.亦称"延津宝剑"。 2.指龙泉﹑太阿两剑。
105 . 延津剑合
指晋时龙泉、太阿两剑在延津会合的故事。后比喻因缘会合。
106 . 延迟
1.拖延时间。 2.推迟。
107 . 延迟线
在电路中将电信号延迟一定时间再输出的器件。对模拟信号一般用电感和电容组成或直接用同轴电缆和螺旋线;数字信号还用电荷耦合器件或声表面波器件。延迟时间约为10-9~10-5秒。广泛用于雷达、通信、计算机、彩色电视及测量仪器(如示波器)中。
108 . 延喘
1.延长气息。比喻暂时维持生存。
109 . 延促
1.长短。
110 . 延津之合
指晋时龙泉、太阿两剑在延津会合的故事。后比喻因缘会合。同“延津剑合”。
111 . 延颈
1.伸长头颈。 2.引申指仰慕,渴望。 3.长颈。 4.古地名。
112 . 延颈鹤望
像鹤一样伸长颈子盼望。比喻盼望心切。
113 . 延颈举踵
踵:脚后跟。伸长勃子,踮起脚跟。形容盼望十分殷切。
114 . 延颈跂踵
形容仰慕或企望之切。同“延颈企踵”。
115 . 延颈企踵
伸长头颈,踮起脚跟。形容仰慕或企望之切。
116 . 延久
1.长久。
117 . 延廐
1.春秋时鲁君的马厩。
118 . 延居
1.鸟名,即爰居。
119 . 延娟
1.相传为周时东瓯所献才女名。据晋王嘉《拾遗记.周》载:周昭王二十四年,东瓯献二女,一名延娟,一名延娱。此二人辩口丽辞,巧善歌笑,步尘上无迹,行日中无影。后二女与昭王乘舟,同溺于汉水。
120 . 延眷
1.依恋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