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数组词
  4. 【数】在中间组哪些词

【数】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阿拉伯

    国际通用的数字,就是0,1,2,3,4,5,6,7,8,9。

  • 2 . 辈

    辈分:他虽然年纪轻,~小,但在村里很有威信。

  • 3 . 卜

    1.以占卜为业者。

  • 4 . 卜只偶

    卜:占卜;数:气数;只:仅;偶:偶然。占卜有时灵验,只是偶然巧合。比喻刚好碰巧。

  • 5 . 变

    1. 一种改变汽车、机床等机器的运动方向或运动速度,以满足各种工作条件的装置。

  • 6 . 参方程

    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y都是某个变数t的函数x=f(t),y=φ(t),(1)且对于t的每一个允许值,由方程组(1)所确定的点m(x,y)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组(1)称为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x、y之间关系的变数称为参变数,简称参数。类似地,也有曲线的极坐标参数方程ρ=f(t),θ=g(t)。(2)

  • 7 . 称薪而爨,粒乃炊

    称:衡量;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数着米粒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斤斤计较,形容吝啬或贫穷。

  • 8 . 称薪而爨,米而炊

    薪:柴;爨:烧火煮饭。称柴草,数米粒做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 9 . 程序计

    又称“指令计数器”。中央处理机中的一种寄存器。用来保存计算机执行程序时的指令地址。能根据当前执行指令的要求,将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地址存放在程序计数器中,保证计算机有条不紊地工作。

  • 10 . 吹毛

    比喻目光短浅,只注意微末细节。

  • 11 . 等比

    1.数学用语。从第二项始﹐以下任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恒等的数列﹐如1﹐2﹐4﹐8……。

  • 12 . 等差

    1.数学用语。从第二项始﹐以下任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恒等的数列﹐如10﹐14﹐18﹐22﹐26……。它可以用a﹐a+d﹐a+2d﹐a+3d……的形式来表示。

  • 13 . 大法则

    又称“大数律”。在随机现象的大量重复试验和观察中,出现某种几乎必然的规律性的一类定理的总称。如在掷钱币时,每次出现正面或反面是偶然的,但大量重复投掷后,出现正面(或反面)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却必然接近常数1/2。这是最早发现的大数法则之一。

  • 14 . 代方程

    方程中各量之间仅有代数运算关系的方程。有时也单指整式方程。

  • 15 . 代

    有限个数,不改变它们的正负性质而相加所得的和。如-2、-6、8的代数和是(-2)+(-6)+(+8)=0。通常上式可写成-2-6+8=0。

  • 16 . 代

    由有限个代数运算符号+、-、×、÷及开方、乘方,把数字和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解析式。代数式分有理式、无理式两类;有理式又分整式和分式;整式还有单项式、多项式之分。

  • 17 . 代

    数学的一门重要分科。由算术发展而来。用字母表示数,研究数和字母以及字母表达式的运算和变换。早期代数学围绕求解代数方程和方程组而展开,主要包括:方程根的个数及分布,方程可解性的条件,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等。19世纪后期,代数学的研究对象扩大到向量、矩阵等更一般元素的运算规律,并采用公理化的方法,探究群、环、域等抽象代数结构的本质特性,从而形成近世代数学(又称抽象代数学)。

  • 18 . 代学基本定理

    在复数范围内,任何一个复数系数的一元n次方程至少有一个根。据此可推出一元n次方程有且仅有n个根。1797年高斯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先给出严格证明,故又称“高斯定理”。

  • 19 . 代运算

    在初等代数中,指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开方这六种运算。

  • 20 . 待定系

    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对于某些数学问题,如果已知所求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则可引进一些尚待确定的系数来表示这种结果,通过已知条件建立起给定的算式和结果之间的恒等式,得到以待定系数为元的方程或方程组,解之即得待定的系数。广泛应用于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求函数的解析式和曲线的方程等。

  • 21 . 倒方程

    对于一元n次方程,如果将未知数的倒数1x代替x,去分母整理后得到的与原方程相同的方程。如x4+3x3+2x2+3x+1=0就是一个倒数方程。

  • 22 . 读语句

    又称“读语句”。输入数据的语句。如fortran、pascal、basic语言中的read语句。在basic语言中的读数语句,必须与置数语句data配对使用。

  • 23 . 地理

    有关地理系统及地理因素的状态、特征、分布演化,以及人们对地理系统利用、管理、规划等的数据。包括观察数据、分析测定数据、遥感数据和统计调查数据。按内容可分为自然条件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两大类。

  • 24 . 地理据库

    地理信息的计算机存储和处理系统的总称。地理数据通过数字处理系统和文件处理系统存入计算机,形成地理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数据基础,应用于地理过程、地理环境分析评价和制图。

  • 25 . 电子字计算机

    又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以数字形式的量值在机器内部进行运算和存储的电子计算机。数的表示法常采用二进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输入和输出通道等组成。按主要性能指标,分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 26 . 飞将

    飞将:汉朝名将李广;数奇:命运不好。泛指人不走运。

  • 27 . 多言

    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 28 . 非值应用

    处理对象是非数值数据(如文字、图像、声音等)的计算机应用领域。如模式识别、情报检索、人工智能、数学定理证明、语言翻译、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 29 . 分线

    ①见〖分数〗 ②。 ②考生被录取的最低分数标准:他的考试成绩超过了本市录取~。

  • 30 . 个人字助理

    一种手持式电子设备,具有电子计算机的某些功能,可以用来管理个人信息(如通讯录、计划等),也可以上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等。一般不配备键盘。俗称掌上电脑。

  • 31 . 函

    实函数论和复变函数论的总称。实函数论是研究函数的连续性、可微性和可积性的理论;复变函数论是研究复变数的解析函数性质的理论。刀(fdd1)部

  • 32 . 光电计

    利用光电元件制成的自动计数装置。其工作原理是从光源发出的一束平行光照射在光电元件(如光电管、光敏电阻等)上,每当这束光被遮挡一次时,光电元件的工作状态就改变一次,通过放大器可使计数器记下被遮挡的次数。常用于记录成品数量或展览会参观者人数。

  • 33 . 国际学奥林匹克竞赛

    中学生的一种国际数学竞赛。1956年由罗马尼亚的罗曼教授发起。第一届竞赛于1959年在罗马尼亚布拉索举行,以后每年举行一次(仅1980年中断)。该赛分两场笔试,每场四个半小时,分别安排在两天举行。中国自1986年第二十七届起正式组队参赛,曾多次获得团体冠军。

  • 34 . 计

    能自动计数的仪器。种类很多,根据机械、光电、电磁等不同原理制成,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中广泛应用。

  • 35 . 计算

    数学的一门分科。主要研究计算方法、数理逻辑和程序设计等方面的问题。20世纪中期以后,高速大容量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大大丰富了计算数学的研究内容。 【计算数学】数学的一门分科。主要研究计算方法、数理逻辑和程序设计等方面的问题。20世纪中期以后,高速大容量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大大丰富了计算数学的研究内容。

  • 36 . 讳树

    表示居官为人忠诚谨慎。

  • 37 . 减分裂

    有丝分裂的特殊形式。有性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的细胞分裂方式。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在生殖细胞成熟时都发生减数分裂,故又称“成熟分裂”。

  • 38 . 简丝

    简择丝缕,查点米粒。比喻工作琐细。

  • 39 . 劫难逃

    佛家用语,命中注定的灾祸。命中注定的灾祸难以逃脱。

  • 40 . 救

    1.唐文学家温庭筠才思敏捷,科举考试时多代人作文,人称"救数人"。

  • 41 . 科学记

    把一个正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小1。科学技术上常用这种方法表述较大的数,如光速约为300000千米/秒,可记成30×105千米/秒。

  • 42 . 控制

    对整个国民经济计划或某项工作规定其大致范围的数字。

  • 43 . 口

    1.旧俗农历十二月廿五日煮赤豆粥,全家计口而食,称"口数粥"或"口数"。

  • 44 . 模转换器

    “模拟数字转换器”的简称。把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的装置。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须经各种检测装置,以连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作为模拟量,随时提供被控制对象的有关参数(如速度、压力、温度等)而进行控制。计算机的输入必须是数字量,故需用模数转换器达到控制目的。

  • 45 . 罗马

    欧洲在阿拉伯数字传入前使用的一种数字。以罗马字母作数字,有四种基本符号:i(1)、x(10)、c(100)、m(1000),三种辅助符号:v(5)、l(50)、d(500)。用来记数时,不用位值制,而用加减制。相同数字并列时就相加,不同数字并列时,小数放在大数右边就作加;放在大数左边(只限于基本符号),就作减。如xi=11,ix=9。在数字上面加一横线或在数字的右下角写一字母m,就表示该数增值1000倍。

  • 46 . 寥寥

    1. 非常简括地说。如:寥寥数语概括地说明了情况。

  • 47 . 论黄

    ①指任意评论是非好坏。 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 48 . 论黄

    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 49 . 命舛

    舛:不顺,不幸;奇:单数,古人认为单数不吉。指命运不好,事多不顺利。用以形容人的经历坎坷,潦倒失意。

  • 50 . 泣行下

    眼泪接连不断的往下掉。形容非常悲伤。

  • 51 . 气已尽

    气数:命运。形容人已生命垂危,即将死亡或没有生命力。

  • 52 . 气已衰

    气数:命运。形容人已生命垂危,即将死亡或没有生命力。

  • 53 . 石庆

    指在最简单的事情上也非常细心谨慎,一点也不马虎。

  • 54 . 如家珍

    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 55 . 色

    1.即色子。

  • 56 . 少民族

    指多民族国家内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也有指外来移民的。在中国,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基诺等55个少数民族,人口约9132万(1990年),占全国总人口8%。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格局。多有本民族语言文字,部分通用汉语文。

  • 57 . 射幸跌,不如审发

    1.古代谚语。比喻侥幸求利而多次失败﹐不如审慎从事而一举成功。

  • 58 . 水

    1.秦始皇以昔时文公出猎获黑龙,以为水德之瑞。水在五行中由一终始相次为六,故规定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这种规定叫"水数制"。

  • 59 . 天文

    表示极大的数字。

  • 60 . 物不知问题

    中国古代著名算题。原载《孙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当时虽已有了答案23,但它的系统解法是秦九韶在《数书九章·大衍求一术》中给出的。大衍求一术是中国古算中最有独创性的成就之一,属现代数论中的一次同余式组问题。

  • 61 . 位值制记

    一种记数法则。记数时,同一个数字由于所在位置不同,表示的数也不同。如在十进制中“3”记在个位上表示三个一;在百位上就表示三个百。常用的位值制记数法,除十进制外,还有二进制、八进制等。

  • 62 . 无穷递缩等比

    当|q|<1时的无穷等比数列a1,a1q,a1q2,…。求它各项之和的公式是s=limn→∞sn=a11-q。

  • 63 . 序

    1. 回答“在什么序次上”这一问题的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

  • 64 . 寻行

    寻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 65 . 小

    1.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

  • 66 . 一日纵敌,世之患

    1.谓一时放走敌人,将留长期祸患。

  • 67 . 寻宫

    1.谓讲求音律。

  • 68 . 杂

    1.诗歌的一种体栽。有以数字为题目的﹐有以数字嵌入诗句的﹐类似文字游戏。

  • 69 . 一目

    犹一目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 70 . 有效

    如果近似数的绝对误差不超过它某位数字的半个单位,那么从左到右,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这位数字止,每一位数字都称为有效数字。用四舍五入法截得的近似数,其各位数字都是有效数字。表示同一个量的近似数,其有效数字越多,精确程度就越高。

  • 71 . 凿龟

    凿龟:钻灼龟甲,看灼开的裂纹推测吉凶;数策:数蓍草的茎,从分组计数中判断吉凶。指古人用龟甲蓍草来卜筮吉凶。

  • 72 . 自然哲学的学原理

    书名。牛顿著。1687年问世。共分三编:第一编给出质量、动量、惯性、力的定义,阐述力学运动三定律--惯性定律、力和加速度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第二编论述质点在气体和液体中的运动,研究了声学;第三编讨论天体运动,总结了万有引力定律。

  • 73 . 余定理

    又称“剩余定理”。初等代数中的一条重要定理。即多项式f(x)除以x-a所得的余式等于这个多项式当x=a时的值f(a)。因法国数学家裴蜀首先发现,故也称“裴蜀定理”。

  • 74 . 烛照

    用烛照着,按数计算。比喻料事准确。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