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白水盟心
盟:旧指盟誓订约。指着水起誓。泛指对人盟誓。
2 . 背盟败约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3 .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1933年5月,冯玉祥等与共产党人合作组成的抗日队伍。1933年春,日本侵略军攻占热河,向河北、察哈尔进犯。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吉鸿昌(共产党员)、方振武等以部分西北军旧部为基础,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冯玉祥任总司令。同盟军抗击日伪军进犯,先后收复不少失地,部队从几千人发展到十余万人。8月,在蒋介石的破坏和威胁下,冯玉祥离开张家口,吉鸿昌、方振武等宣布成立抗日讨贼军,继续在热河、长城一带抗击日伪军和国民党军的夹攻,至9月底失败。
4 . 不结盟国家
1. 指执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政策,参加不结盟会议的国家。
5 . 不结盟运动
奉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的国家所进行的活动。20世纪50年代,由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埃及总统纳赛尔提出并倡导。参加不结盟运动的条件是:实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不结盟基础上的独立政策;不加入大国军事集团;不结成军事同盟;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等。至1991年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有一百零三个。
6 . 割臂盟公
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7 . 海盟山呪
1.犹言海誓山盟。
8 . 海盟山咒
犹言海誓山盟。
9 . 砺岳盟河
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同“砺带河山”。
10 . 欧洲联盟条约
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694页)。
11 . 秦昭盟夷
1.指秦昭襄王与夷人刻石为盟事。
12 . 山盟海誓
盟:盟约;誓:誓言。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13 . 誓海盟山
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同“山盟海誓”。
14 . 誓山盟海
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同“山盟海誓”。
15 . 唐蕃会盟碑
1.碑名。又称"长庆会盟碑"或"甥舅和盟碑"。唐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吐蕃赞普可黎可足为纪念唐蕃会盟所建。在今西藏拉萨市大昭寺前。碑上以藏汉两种文字铭刻盟文及唐蕃参加会盟人员的职衔﹑姓名。
16 . 唐蕃会盟碑
吐蕃碑刻。公元823年,吐蕃赞普可黎可足为纪念唐蕃会盟而建。在今西藏拉萨市大昭寺前。碑上用藏、汉文铭刻盟文及双方参加会盟的人员职衔、姓名。是汉、藏两族交流史上的重要文物。
17 . 同盟国
①一般指为了某些共同利益相互之间签订同盟协议的国家。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两个对抗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之一。由德、奥匈、意三国组成,1915年意大利退出这一集团,加入协约国。 ③简称“盟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同德、日、意轴心国作战的反法西斯联盟国家的称呼。其主要国家有中、苏、美、英、法等国。
18 . 同盟会宣言
又称《军政府宣言》。同盟会成立时制订。阐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要求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提出建立资产阶级议会制共和国。并规定分军法、约法、宪法三个时期为革命进行的程序。
19 . 同盟军
1.原指结成同盟的军队,后泛指为共同目标斗争的友军或友好力量。
20 . 衣裳盟会
1.同"衣裳之会"。
21 . 指水盟松
盟:盟誓。指着流水、松树以为盟誓。形容情谊之深。
22 . 证盟师
1.证人。
23 . 中国同盟会
简称“同盟会”。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1905年在孙中山倡导下成立于日本东京。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发刊《民报》,并在国内外建立支部和分会,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在政治思想上对改良派展开论战,并先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本部由日本迁回国内。1912年8月改组为国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