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败兵折将
折: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
2 . 哀兵必胜
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3 . 按兵不动
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4 . 按兵不举
犹按兵不动。
5 . 按兵束甲
按兵:军队停止行进。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止兵不前,捆起铠甲。指解除武装,停战言降。
6 . 案兵束甲
放下兵器,捆束铠甲。指停止作战。
7 . 杯酒释兵权
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8 . 辟兵符
1.古代迷信指可避兵器伤害的符箓。
9 . 辟兵缯
1.旧俗端午节时系绕臂上的五彩丝线。谓可防避兵灾瘟疫﹐故名。《事类赋》卷四引汉应劭《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一说﹐谓以始出茧为丝织成﹐染以日月星辰鸟兽之状的绢。参阅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唐韩鄂《岁华纪丽.端午》。
10 . 本兵府
1.对掌管军事的官署的称呼。
11 . 步兵战车
供步兵战斗和机动用的装甲车辆。机动性强,有较强的火力和装甲防护力。通常装有高平两用机关炮、机枪和反坦克导弹装置。最大时速65~75千米。既可协同坦克作战,也可独立实行作战任务。
12 . 残兵败将
残余的军队,失败的将领。形容战败的部队。
13 . 陈桥兵变
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赵匡胤即回师大梁,逼后周皇帝让位,建立宋朝。
14 . 寸兵尺铁
比喻微小的武力。
15 . 尺兵寸铁
比喻微小的武力。
16 . 单兵孤城
单兵:寡弱无援的军队;孤城:孤立无依的城池。形容军队及其驻军的城池孤立无依,势力单薄,没有外援。
17 . 短兵接
1.犹言短兵相接。
18 . 短兵接战
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19 . 短兵相接
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20 . 砥兵砺伍
砥:细的磨刀石;砺:粗的磨刀石,指磨练;伍:队伍。磨练军队。
21 . 法有定论,兵无常形
法:兵法;论:论断;形:方法。兵法上虽有确定的论断,然而用兵作战却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比喻做事要根据实际采取灵活的措施。
22 . 调兵遣将
调动兵力,派遣将领。泛指调动安排人力。
23 . 钝兵挫锐
钝:锋刃不利,引申为疲惫;兵:军队;挫:挫伤;锐:锋利,指锐气。军队疲惫,锐气挫伤。
24 . 顿兵坚城
顿:停留;坚城:坚固的城池。把军队停驻在敌人的坚固城池下。
25 . 风兵草甲
犹言草木皆兵。
26 . 腹中兵甲
兵甲:即甲兵,穿着盔甲的士兵。腹中装有士兵。比喻人有雄才谋略。
27 . 府兵制
1.起于西魏﹑行于北周和隋,兴于唐初的一种兵制。宇文泰掌握西魏政权时所创立,其制为:置六军,合为百府,分属二十四军开府,选拔体力强者充府兵,另立户籍。隋代府兵户籍改属州县。唐初整顿成为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府兵终身服役,征发时自备兵器资粮,定期宿卫京师,戍守边境。自唐高宗时起因府兵负担过重等原因,渐见其弊,至天宝八年(公元749年)折冲府(唐代府兵制军府的总称)无兵可交,府兵制已名存实亡。参阅《新唐书.兵志》。
28 . 分兵把守
分散兵力,到处防守。
29 . 工农兵方向
1.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际斗争的需要,从文艺工作的实际状况出发而提出的文艺工作方向。它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把立场转移到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方面来,在思想感情上和工农兵打成一片,创造为工农兵服务﹑表现工农兵,并为工农兵所需要和便于接受的作品。
30 . 工农兵学员
1. 指“文革”中经推荐而进入大学、中专学习的学生,因来自于工人、农民、战士,故称。
31 . 雇佣兵役制
某些国家施行的一种招募士兵的制度,形式上是士兵自愿应募,实质上是雇佣。
32 . 好兵帅克
长篇小说。捷克哈谢克作于192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帅克被征入伍。他先做了随军神父的勤务兵,神父将他作赌注输给上尉。上尉喜欢动物,帅克为他偷来一条狗,不料得罪了狗的主人上校,上尉和帅克因此被派往前线。火车上,帅克奚落一位将军,又因无故报警,留站受罚。几经周折,他还是回到了想甩掉他的上尉身边。
33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34 . 韩信用兵,多多益办
比喻越多越好。同“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35 . 国富兵强
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36 . 河清兵士
1.治河的士兵。
37 . 缓兵之计
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38 . 讳兵畏刑
指慎于用兵和用刑。
39 . 祸结兵连
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40 . 佳兵不祥
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
41 . 精兵简政
精减人员,缩减机构。
42 . 精兵猛将
精:精锐;猛:勇猛。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43 . 精兵强将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44 . 骄兵必败
骄兵:恃强轻敌的军队。骄傲的军队必定打败仗。
45 . 骄兵悍将
骄:骄横;悍:凶悍。骄横、凶悍的兵将。形容难以高度的军队。
46 . 骄兵之计
故意向敌军示弱,以助长其骄傲情绪,使其轻敌大意的计策。
47 . 将勇兵强
将:将领;兵:士卒。将领和士兵都英勇顽强。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48 . 将勇兵雄
将:将领;兵:士卒;雄:强有力。将领和士兵都英勇威武。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49 . 解兵释甲
解:解除;释:卸下。解除武装,卸掉盔甲。比喻不再参战。
50 . 冷兵器
不借助火炸药或其他燃烧物以及核、化学能源,依靠人的肌肉力量和能力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如刀、剑、矛、戟、锤、弓箭及匕首、刺刀等。冷兵器是古代战场中的主要武器。
51 . 借寇兵,赍盗粮
赍:资助。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粮食送给了盗匪。比喻帮助自己的敌人增强力量。
52 . 借贼兵,赍盗粮
赍:资助。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粮食送给了盗匪。比喻帮助自己的敌人增强力量。
53 . 量兵相地
量:计算;兵:兵力;相:选择。计算兵力,选择地形。
54 . 溃兵游勇
指逃散的士兵。
55 . 练兵秣马
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56 . 历兵秣马
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作好战斗准备。
57 . 历兵粟马
磨快兵器喂饱马。指准备作战。
58 . 励兵秣马
指磨好刀枪,喂饱战马,准备战斗。
59 . 厉兵秣马
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60 . 厉兵粟马
磨快兵器喂饱马。指准备作战。
61 . 砺兵秣马
砺:磨砺;兵:兵器;秣:喂。磨好兵器,喂饱马匹。指准备战斗。
62 . 临阵带兵书
比喻平时不学习,临到出阵作战才去学习兵法。
63 . 弭兵大会
春秋后期晋、楚协调霸权之争的会盟。公元前579年,宋国执政华元约合晋、楚在宋结盟,约定彼此互不交兵等。前546年宋国执政向戌再约合晋、楚等国在宋结盟,规定除齐、秦外,各国须向晋、楚同样纳贡。此后数十年中原战事减少。
64 . 募兵制
1.以雇佣形式募集兵员的制度。与"征兵制"相对。
65 . 弄兵潢池
比喻起兵。有不足道之意。潢池,积水池。
66 . 穷兵黩武
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67 . 穷兵极武
穷:竭尽;极:用尽。极力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68 . 强兵富国
使兵力强大,国家富足。
69 . 排兵布阵
指排列队伍,摆列战斗阵势。亦引申指安排、布置事情。
70 . 起兵动众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71 . 铺兵锣
1.古时士兵开道时敲的锣。
72 . 千兵万马
犹千军万马。
73 . 遣兵调将
犹调兵遣将。亦作“遣将调兵”、“遣将征兵”。
74 . 千金用兵,百金求间
极言用兵时离间对方的重要。
75 .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墓中陪葬的兵马俑雕塑群。兵马俑坑在今陕西临潼县东,约建于公元前221年至前209年,1974年被发现,1977年就地建立博物馆。陶俑、陶马雕塑与真人、真马等大,组成战车和步、骑兵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塑造以模制与捏塑结合,再进行彩绘,细节真实,富于质感。
76 . 勤兵黩武
黩:轻率。滥用武力,肆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77 . 上兵伐谋
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78 . 收兵回营
召集正在战斗或值勤的士兵返回营地。后也指停止某项活动或工作,把人员召集回来。
79 . 散兵坑
1.军事用语。又名单人掩体。单兵射击和掩蔽用的不加掩盖的工事。
80 . 散兵线
1.军事用语。谓将士兵分开为横线的战斗队形。
81 . 散兵游勇
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82 . 舌者兵也
舌头好比兵器,说话不当,既伤别人,又伤自己。
83 . 十八般兵器
本指刀枪剑戟等十八种古式兵器。后泛指多种武器。亦比喻多种技能。
84 . 师老兵疲
师、兵:军队;老:衰竭;疲:疲乏。指用兵的时间太长,兵士劳累,士气低落。
85 . 师老兵破
指用兵的时间太长,兵士劳累,士气低落。
86 . 胜败兵家之常
1.见"胜负兵家之常"。
87 . 胜败乃兵家常事
胜利或失败是带兵作战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胜利或失败看得太重。
88 . 胜负兵家常势
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胜利或失败看得太重。同“胜败乃兵家常事”。
89 . 胜负兵家之常
1.胜利或失败是作战的人常碰到的事。语本《旧唐书.裴度传》:"一胜一败﹐兵家常势。"
90 . 神兵天将
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
91 . 矢尽兵穷
箭已用完,兵已打光。形容战斗到兵力丧尽。
92 . 束兵秣马
犹厉兵秣马。形容准备战斗。
93 . 说兵机
1.谓纸上谈兵﹐夸夸其谈。兵机﹐指用兵的智谋﹑计策。
94 . 水火兵虫
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水灾、火灾、战乱和书蠹。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
95 . 孙膑兵法
也称《齐孙子》。中国古代兵书。战国中期齐国孙膑著。《汉书·艺文志》著录《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后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初期墓中发现孙膑论兵竹简,经整理编纂为《孙膑兵法》。论述了“富国”而“强兵”的战争观、“以众击寡、以弱胜强”的战略战术和“赏罚分明”的治军思想等。
96 . 孙子兵法
也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现存最早的兵书。春秋末孙武著。共十三篇,分为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揭示战争的一些一般规律以及具有普遍意义的作战和治军原则,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避实而击虚”等。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97 . 损兵折将
损: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指打了败仗。
98 . 添兵减灶
增加兵员,反而减少行军饭灶。指伪装士兵逃亡,示弱以欺骗对方。
99 . 铜兵符
1.即铜虎符。
100 . 铁甲兵轮
1.军舰的旧称。
101 . 天兵天将
旧指天上的军队和将领。也比喻本领高强的人们。
102 . 玩兵黩武
轻率无度地使用武力。
103 . 五城兵马
1."五城兵马司"的省称。明代在北京城设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有指挥﹑副指挥﹑吏目等官。负责治安﹑火禁及疏理泃渠街道等事。
104 . 五兵佩
1.晋时妇女所戴状如兵器的发饰。
105 . 五兵尚书
1.官名。三国魏置,掌管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晋以后中﹑外兵又各分左右。南朝宋齐梁陈沿用。至隋改名兵部尚书。
106 . 洗兵牧马
洗擦兵器,喂养战马。指做好作战准备。
107 . 虾兵蟹将
古代神怪小说里海龙王手下的兵将。比喻敌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娄罗。
108 . 兴兵动众
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同“兴师动众”。
109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屯垦戍边部队。1954年10月组建。1975年撤销兵团建制,1981年重新恢复。三十多年来,兵团已经成为一支开发和建设边疆的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的农垦大军。
110 . 选兵秣马
选好兵器喂饱战马。指作好战前准备。
111 . 行兵布阵
指挥军队,布置阵势。
112 . 行兵列阵
指挥军队,布置阵势。
113 . 休兵罢战
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114 . 拥兵玩寇
玩:忽视,轻慢。指将帅掌握军队却不将消灭敌人当一回事。
115 . 拥兵自固
拥有掌握军队的权力,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116 . 拥兵自重
拥有军队,巩固自己。
117 . 悬兵束马
形容险阻。同“悬车束马”。
118 . 演兵场
1.练兵的场所。
119 . 一十八般兵器
泛指各种兵器。
120 . 偃兵息甲
放倒武器,收起盔甲。指停止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