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字典
  3. 斄字的意思

斄怎么读 斄的意思

斄
汉字
读音
ㄌ一ˊtáiㄊㄞˊ
部首
反文旁
笔画
19画
结构
左上包围结构
五笔
FITW
繁体
部首笔画
4
部外笔画
15
仓颉
JKMDO
郑码
BDOO
四角
58298
统一码
6584
笔顺
横、横、竖、撇、捺、撇、横、撇、捺、横、撇、横、撇、捺、撇、捺、竖、撇、捺
异体字
更新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í(ㄌ一ˊ)

⒈  硬而鬈曲的毛,可以絮衣服。

⒉  牦牛:“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

其他字义

tái(ㄊㄞˊ)

⒈  古同“”,古邑名,在今中国陕西省武功县南。

⒉  古县名,秦置,在今中国陕西省武功县西南。

统一码

斄字UNICODE编码U+6584,10进制: 25988,UTF-32: 00006584,UTF-8: E6 96 84。

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相关字词

康熙字典

斄【卷二】【犛部】

彊曲毛,可以箸起衣。从犛省,來聲。,古文斄省。洛哀切文三重一

说文解字注

(斄)彊曲毛也。也依廣韵補。可㠯箸起衣。箸同褚。裝衣也。王莽傳。以氂裝衣。師古曰。毛之彊曲者曰氂。以裝褚衣。令其張起也。按此氂皆斄之誤。劉屈氂亦當本作屈斄。屈斄謂彊曲毛也。从犛省。來聲。洛哀切。舊音力之切。一部。

)古文斄省。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