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字结尾的成语(共17个)
以夷制夷
成语解释: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
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以夷伐夷
成语解释:夷:旧指外族或外国。
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使自相冲突,削弱力量。化险为夷
成语解释:原指将险阻化为平坦;后多指使危险转变为平安。夷:平坦;平安。
履险如夷
成语解释: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赴险如夷
成语解释:赴:投身进去;险:危险;如:像;夷:平坦。
走向危险的道路,看作像平坦的大道。形容不避艰险。以夷治夷
成语解释: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冲突,削减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
以夷攻夷
成语解释:①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②晚清时,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
急病让夷
成语解释:犹今言将困难留给自己,将方便让给别人。
视险如夷
成语解释:夷:平坦。
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履险若夷
成语解释:见“履险如夷”。
视险若夷
成语解释:见“视险如夷”。
放诸四夷
成语解释:放:放逐;四夷:古代对华夏族以外民族的蔑称。
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河溓海夷
成语解释:犹言河清海晏。
用夏变夷
成语解释: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尊王攘夷
成语解释: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
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