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在中间的成语(共30个)
黑漆皮灯笼
成语解释:①涂以黑漆的灯笼。形容社会腐败黑暗。②形容懵然无知。
成语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阑驾上书》:“赃吏贪婪而不问,良民涂炭而罔知。闾阎失望,田里寒心,乃歌曰:九重丹诏颁恩至,万两黄金奉使回……又歌曰: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一重。”
一团漆黑
成语解释:全部都是黑的。比喻没有一点好的地方。
成语出处:陈登科《破壁记》:“这时候,突然狂风大作,一片乌云飞也似地扑来,把月亮吞没了,山冲里顿时一团漆黑。”
黑漆一团
成语解释:①指墨团。②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明。或对人对事一无所知。
成语出处:巴金《谈〈秋〉》:“但是作为读者,我受不了那接连不断的黑漆一团的结尾。”
吞炭漆身
成语解释: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后以为忍辱含垢,矢志复仇的典实。
成语出处: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
两眼漆黑
成语解释:比喻十分陌生。
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此番到吏部打点,正愁着两眼漆黑,不知门径,现在找到个人可以指点,岂不甚妙?”
金漆饭桶
成语解释:饭桶:比喻无用的人。
用金漆漆过的饭桶。指服饰华丽而无德无才的人。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说说也气人!他背后说老师是个‘金漆饭桶’。”
歙漆阿胶
成语解释:歙县的漆,东阿的胶,即指胶漆。比喻情意相投。
成语出处:《剪灯余话・田洙遇薛源联句记》:“歙漆阿胶忽纷解,清尘浊水何由逢?”
乌漆墨黑
成语解释:乌黑,深黑。
似漆如胶
成语解释: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七回:“徒闻似漆与如胶,利害场中忍便抛。”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三回:“亲哥,我和你同心合意,似漆如胶,并不曾有半点儿差池,你为何今日有不瞅不睬之意?”
黑漆皮灯
成语解释:不透光亮的灯。比喻不明事理。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这萧颖士又非黑漆皮灯,泥塞竹管,是那一窍不通的蠢物。”
胶漆之分
成语解释:胶漆:胶和漆,比喻亲密。
比喻亲密无间,情投意合的情谊。成语出处:唐・白居易《祭崔常侍文》:又膳部房与公同声尘之游,定胶漆之分。
金漆马桶
成语解释:马桶:粪桶。
用金漆漆过的粪桶。指服饰华丽而无德无才的人。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一个个不管自己肚子里是一团粪草,只顾外面打扮得美服华冠,可不象个金漆马桶。”
丹漆随梦
成语解释: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齿在逾立,则尝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
”后以“丹漆随梦”指追随前哲。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齿在逾立,则尝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
丹赤漆黑
成语解释:丹:红的;漆:黑的。
红的就是红的,黑的就是黑的。比喻人或事物的本来面目。成语出处:《孔子家语・六本》:丹之所藏者朱,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胶漆相投
成语解释:胶漆:胶和漆,比喻亲密;投:投合。
形容朋友之间亲密投合。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