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在中间的成语(共84个)
- 百废俱兴- 成语解释:俱:全;都。 
 一切被废置的事情都兴办起来。形容各项事情方兴未艾。也作“百废俱举”。-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 兴废存亡- 成语解释:兴:兴起。 
 把废除和消亡的事业再复兴、保存起来。-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南柯记・拜郡》:“问亲邻兴废存亡,叙风烟悲楚哀伤。” 
- 闻噎废食- 成语解释:听到有人吃饭噎了一下,自己就连饭也不吃了。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性不干。 -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袛园寺碑文》:“戚戚舍身,沾沾利益,遂欲绝口性命,塞路葱岭,此何异闻噎废食,见蹶停骖者哉?” 
- 因噎废食- 成语解释: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 
 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 
- 百废待举- 成语解释:百废:指各种荒废的事业;举:举办。 
 各种废置的事业都等待重新办起来。- 成语出处:吴晗《海瑞罢官》:“百废待举,他不出头做主,实在令人着急。” 
- 百废待兴- 成语解释:兴:兴办。 
 许多已被废置的事情都需要兴办。形容面临着一场大规模的建设事业;有许多事要做。- 成语出处:王颖《海外赤子》:“百废待兴,一下子怎么能抓得过来?” 
- 纲纪废弛- 成语解释:纲:政纲。 
 纪:法纪。
 废弛:颓废松弛。
 国家的政纲、法纪、秩序松弛不振。-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朝政崩坏,纲纪废弛,危亡之祸,不隧如发。” 
- 不以人废言- 成语解释:废:废弃。 
 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以人废言- 成语解释:由于人不好,对其言论也加以否定。 -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不废江河- 成语解释: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 - 成语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徒废唇舌- 成语解释:徒:徒然,白白地。 
 白白耗费口舌,解决不了问题。- 成语出处: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妙用岂是人人能够了解的,向他们辩白,也不过徒废唇舌,不如省些精神罢。” 
- 见噎废食- 成语解释:比喻遇到偶然挫折就停止应作的事。 -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此皆见噎废食之说,究竟书可竟弃,仕可尽废乎?” 
- 百废具兴- 成语解释: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 - 成语出处:宋・苏轼《谢量移汝州表》:“建原庙以安祖考,正六宫而修典刑,百废具兴,多士爰集。” 
- 徇私废公- 成语解释:徇:曲从。 
 曲从私情,弃置公理。- 成语出处:宋・苏颂《论省曹寺监法令繁密》:“若官司措置失当,及徇私废公,致有赴诉,并委台察纠案。” 
- 以咽废飧- 成语解释:原意是说,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这太荒谬了。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荡兵》: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