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在中间的成语(共79个)
好逸恶劳
成语解释:好:喜爱;逸:安闲;恶:讨厌;憎恨。
贪图安逸;厌恶劳动。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以逸待劳
成语解释:逸:安闲;劳:疲劳。
用安闲之己待疲劳之敌。指自己养精蓄锐;等敌人疲劳后;待机痛击疲劳之敌。成语出处:先秦・孙武《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豪情逸致
成语解释:豪情:指兴奋豪放的感情;逸致:悠闲脱俗的情趣。
兴奋豪放的情感和洒脱的情趣。成语出处:清・梁章钜《楹联丛话・三话・上・戏楼旧联》:“记得丁歌甲舞,曾醉昆仑,豪情逸致,飘飘若仙。”
闲情逸致
成语解释:逸:安闲;致:兴致。
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老爷这趟出来,更是闲情逸致,正要问问沿途的景物。”
劳逸结合
成语解释:逸:原指安乐;安闲。
这里指休息。工作和休息相结合。指既要积极工作;又要适当休息。成语出处: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搞好劳逸结合,不仅不会降低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高情逸态
成语解释:高情:高雅的情致。
逸态:安闲的神态。
高雅的情致,安逸的神态。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紫钗记・谒鲍述娇》:“资质秾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
安安逸逸
成语解释:安闲舒适,自由自在。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给他娶了亲,原想大家安安逸逸的过日子,不想命该如此,偏偏娶的嫂子又是一个不安静的,所以哥哥躲出门的。”
绝伦逸群
成语解释:伦:类;逸:超过。
超出众人,没有可以相比的。成语出处:明・朱之渝《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况贤弟未尝晤接,而才识绝伦逸群,笔则笔,削则削,虽有知我,宁无罪之者哉?”
高人逸士
成语解释:清高洒脱不慕名利的人。
成语出处:宋・陆九渊《黄氏墓志铭》:“梁君去年尝游庐阜,其谈山水之胜,诵高人逸士之文。”
顺天者逸,逆天者劳
成语解释:顺:顺从;逸:安逸;逆:违背。
顺从天理的能够得到安逸,违背天理的就会遭受劳苦。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遁逸无闷
成语解释:见“遁世无闷”。
成语出处:南朝・梁・江淹《无为论》:“欲使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舒卷随取,进退自然,遁逸无闷,幽居永贞,亦何荣乎?”
奔逸绝尘
成语解释: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
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田子方》:“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成玄英疏:“奔逸绝尘,急走也。”
旷世逸才
成语解释:旷世:绝代;空前。
逸才:超人的才智。
当代少见的出众的才能。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伯喈旷世逸才,若使续成汉史,诚为盛事。”
超逸绝尘
成语解释:谓不拘滞于世俗,超然物外。
成语出处:《宣和书谱・空鲙帖》:“往昔字学之流,其初笔法安在?惟其胸次笔端超逸绝尘,暗合法度,则其草创便为一物之宗。”
高情逸兴
成语解释:清高超逸的情致。
成语出处:《宣和画谱・胡擢》:“尝谓其弟曰:‘吾诗思若在三峡之间闻猿声时。’其高情逸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