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在中间的成语(共13个)
肯堂肯构
成语解释:堂:立堂基;构:盖屋。
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成语出处:《尚书・大浩》:“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孔传:“以作室喻政治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立屋乎?”
洞中肯綮
成语解释:观察敏锐,言论能掌握问题的关键处。
成语出处:《元史・韩性传》:“郡之良二千石,政事有所未达,辄往咨访,性从容开导,洞中肯綮,裨益者多。”
肯构肯堂
成语解释:堂:立堂基;构:盖屋。
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成语出处:《尚书・大诰》:“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主屋乎?”
不到乌江不肯休
成语解释:乌江:项羽兵败的地方。
比喻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世上死生皆为利,不到乌江不肯休。”
惠然肯来
成语解释:惠:赐,敬辞。
用作欢迎客人来临的客气话。成语出处:《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不肯一世
成语解释:一世:同处于一个世界。
自视甚高,看不起天下人。形容目空一切、骄横自大。成语出处:宋・黄庭坚《跋范文正公帖》:“往时苏才翁笔法妙天下,不肯一世人。”
动中肯綮
成语解释:动:往往,每每;中:切中,打中;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问题的关键。
指常常击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
深中肯綮
成语解释:比喻分析深刻,能击中要害,或能说到点子上。
深入肯綮
成语解释:肯綮,筋肉和骨头连结的部分,比喻事理的要点。指说话、作文能切中事情的要领。又作“深中肯綮”,简称“中肯”。
成语出处:庄子养生主篇:“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郤,通“隙”。窾,空隙。大軱,大骨头、骨盘。
首肯心折
成语解释:心里佩服,点头同意。形容钦佩赞许之至。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四回:便一五一十,把谭孝移品行端方,素来的好处,说个不啻口出。东宿闻之,心折首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