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在中间的成语(共115个)
潜师袭远
成语解释:潜师:秘密调动兵力。
秘密发兵,袭击远距离的敌人。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人师难遇
成语解释:人师:修养很高可以为人师表者。
在德行上可以做师表的人是不容易遇到的。成语出处:《资治通鉴・汉纪・桓帝延熹七年》:经师易遇,人师难遇。愿在左右供给洒扫。
兴师见罪
成语解释:兴师:起兵。
发动军队,声讨罪过。形容群起而严厉斥责对方的过失。成语出处:明・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今有沛公无礼,他先入关中,封秦府库,改秦苛法,某欲兴师见罪。”
学无师承
成语解释:师承:相承的师法。
学业没有得到老师的指教传授。成语出处:宋・黄庭坚《次韵秦觏过陈无已书院观鄙句之作》诗:“我学少师承,坎井可窥底。”
严师益友
成语解释:严:严格;益:有帮助。
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老师和朋友。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谘师访友
成语解释:谘:询问、商量。
请教老师询访朋友。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0卷:“他日斋静,行来出入得诵,更不必斋时,宜谘师访友,思而行之。”
一世师表
成语解释:师表:学习的榜样。
足以供一代人效法,起表率作用的人。成语出处:宋・曾几《永州倅厅拙堂民》:二程先生,一世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