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75个)

  • 桑荫

    sāng yīn wèi yí

    成语解释:见“桑荫不徙”。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荫移而授天下传。”

  • 生发

    shēng fà wèi zào

    成语解释:胎发未干。用以指孩童之时。

    成语出处:《宋书・索虏传》:“焘大怒,谓奇曰:‘我生头发未燥,便闻河南是我家地。’”

  • 前所

    qián suǒ wèi zhī

    成语解释:新经历或重新经历,以前不知或未经验过。

  • 防祸于

    fáng huò yú wèi rán

    成语解释:防止祸患于萌发之前。

    成语出处:《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事不当时固争,防祸于未然。”

  • 防患于

    fáng huàn yú wèi rán

    成语解释: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
    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成语出处:《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 万里归人

    wàn lǐ wèi guī rén

    成语解释:指远行在外的人还没有回来。

    成语出处:唐・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诗:一年将夜尽,万里未归人。

  • 见其一见其二

    jiàn qí yī wèi jiàn qí èr

    成语解释: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 知其一知其二

    zhī qí yī wèi zhī qí èr

    成语解释: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 出师捷身先死

    chū shī wèi jié shēn xiān sǐ

    成语解释:出兵征讨尚未获胜,就已经牺牲生命。形容将士在大功还未完成之前,便不幸身亡了。

    成语出处:杜甫蜀相诗:“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知其一睹其二

    zhī qí yī wèi dǔ qí èr

    成语解释: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成语出处:汉・扬雄《长扬斌》:“若客所谓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也。”

  • 知其一,睹其二

    zhī qí yī , wèi dǔ qí èr

    成语解释: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 知其一,知其二

    zhī qí yī , wèi zhī qí èr

    成语解释: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庄子・天地》:识其一不识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 刓方为圆,常度

    wán fāng wéi yuán , cháng dù wèi tì

    成语解释:刓:削;常度:平时的状态;替:更换。
    把方的削成圆的,但平时的状态没有改变。比喻正常的法则不会因奸人颠倒是非而改变。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

  • 知二五而识于十

    zhī èr wǔ ér wèi shí yú shí

    成语解释: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而不知道综合全面地看。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峻《辩命论》:“同知三者,定乎造化,荣辱之境,独曰由人。是知二五而未识于十。”

  • 止知其一,知其二

    zhǐ zhī qí yī , wèi zhī qí èr

    成语解释:只知道一方面的情况,不知其他。对情况没有全面了解。

    成语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18回:兄止知其一,未知其二。小弟家乡还有些须田产。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