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在中间的成语(共105个)
鸡犬皆仙
成语解释: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鸡犬新丰
成语解释:刘邦在长安仿造家乡新丰,将新丰的鸡犬也一块取来,都各自认识自己的家。比喻虽在异乡,却感觉很亲切,就象在家乡一样。
成语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高祖乃作新丰,移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
行同犬彘
成语解释:旧时指人无耻,行为和猪狗一样。
成语出处:汉・贾谊《治安策》: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已而抗节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鹰犬之才
成语解释:鹰犬:猎人驯养的鹰与猎狗,打猎时用于追捕猎物。
用作鹰犬之才。比喻供驱使、能出力的人。成语出处:汉・陈琳《为袁绍传檄各州郡文》:“幕府董统鹰扬,埽夷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广罗英雄,弃瑕录用,故遂与操参咨策略,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鹰犬之任
成语解释:鹰犬:猎人驯养的鹰与猎犬。
可以任用之为鹰犬。旧指为君主尽忠的重任。成语出处:《后汉书・酷吏传・阳球》:臣无清高之行,横蒙鹰犬之任。
鹰犬之用
成语解释:鹰犬:猎人驯养的鹰与猎犬。
起到鹰犬的作用。旧指为君主尽忠。成语出处:《后汉书・陈龟传》:臣龟蒙恩累世,驰骋边垂,虽展鹰犬之用,顿毙胡虏之庭,魂骸不返,荐享狐狸,犹无以塞厚责,荅万分也。
众犬吠声
成语解释:比喻随声附和。
成语出处:汉・应劭《风俗通・怪神・李君神》:“众犬吠声,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沲。”
蹠犬噬尧
成语解释:原指人臣各为其主。后用以比喻嫉妒贤才。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六》:貂勃曰:‘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