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在中间的成语(共165个)
乐极哀来
成语解释:同“乐极则悲”。
成语出处:晋・陶潜《闲情赋》:“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乐极哀生
成语解释:乐:快乐。
欢乐过度就会招致悲哀的事情。成语出处:唐・张鷟《游仙窟》:“有同必异,自昔攸然;乐极哀生,古来常事。”
穷兵极武
成语解释:动用全部兵力,肆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奢侈无限,穷兵极武,百姓空竭,万民疲弊。”
穷形极相
成语解释:穷:尽,极;相:象。
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也指丑态毕露。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1回:“破资财穷形极相,感知己沥胆披肝。”
穷泰极侈
成语解释:穷:极;泰:骄恣;侈:奢侈。
极端奢侈,尽情享受,生活荒淫腐化。成语出处:东汉・班固《西都赋》:“历十二年之延祚,故穷泰而极侈。”
剥极将复
成语解释: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成语出处:清・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隋炀帝艳情篇什,同符后主,而边塞诸作,铿然独异,剥极将复之候也。”
剥极必复
成语解释: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成语出处:陈其美《致黄克强书》:“剥极必复,否极必泰,循环之理,不减毫发。”
剥极则复
成语解释: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成语出处: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抑闻大《易》之义,剥极则复,否极则泰。吾中国今日之弱,岂犹未极耶?思之思之。”
殚精极思
成语解释:殚:竭尽。
竭尽心力思虑谋划。成语出处:朱自清《钟明呕心苦唇录>序》:“其中典礼集会之词,标新立异固不同,机械陈腐亦不可,每殚精极思,广事征引,而学识肤浅,语焉不畅。”
殚精极虑
成语解释:犹殚思极虑。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训诰典谟,圣人岂殚精极虑作意而为之者哉。”
尽思极心
成语解释:尽:全部使出来;极:穷尽。
指用尽全部心思。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对作》:“其本皆起人间有非,故尽思极心,以讥世俗。”
尽日极虑
成语解释:《淮南子·氾论训》:“是以尽日极虑而无益于治。
”。帡天极地
成语解释:谓包罗万象。
乱极思治
成语解释:社会动乱到了极点,人民一心向往太平。
成语出处:宋・朱熹《孟子集注》卷四:周,谓文武之间。数,谓五百年之期。时,谓乱极思治可以有为之日。于是而不得一有所为,此孟子所以不能无不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