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在中间的成语(共107个)
- 十字路口- 成语解释: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 -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北京通信》:“但不幸我竟力不从心,因为我自己也正站在歧路上,——或者说得较有希望些:站在十字路口。” 
- 十字路头- 成语解释:道路横直交叉的地方。 -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回 :“刽子手叫起恶杀都来,恰好午时三刻,将王庆押到十字路头,读罢犯由,如法凌迟处死。” 
- 天字第一号- 成语解释:天:天字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的第一个字。 
 指第一或第一类中的第一号。比喻最高的、最大的或最强的。- 成语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天地玄黄” 
- 一字一珠- 成语解释: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 成语出处:唐・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 一字一板-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 成语出处:老舍《二马》:“温都太太把房钱,吃饭的时间,晚上锁门的时候,和一切的规矩,都当着伊牧师一字一板的交待明白了。” 
- 逐字逐句- 成语解释:挨次序一字一句地。 - 成语出处:程树榛《大学时代》:“她一下又翻到了今年寒假的第一天日记,并饶有兴趣地逐字逐句看了下去。” 
- 一字一句- 成语解释:①每字每句。②形容说话清楚从容。 - 成语出处:林兰《红棉袄》:“三婶子一点一点撕着那发了黑的棉花,一字一句地说:‘老三那孩子言不出语不进的,写不上,算不上,工作团咋派上他这个老实疙瘩。’” 
- 一字不苟- 成语解释: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6卷:“杜子美改罢长吟,一字不苟。” 
- 只字不提- 成语解释:只:一个。 
 一个字也不谈起。比喻有意不说。- 成语出处:冰心《关于男人》:“至于儿女们的出生年月和名字,竟是只字不提。” 
- 一字不识- 成语解释:一个字也不认识。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那主儿或是年老的,或是貌丑的,或是一字不识的村牛,你却不肮脏了一世。” 
- 一字千钧- 成语解释:一个字有千钧重(钧: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 
 形容文字很有分量。- 成语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八字没一撇-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 成语出处: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人事》:“《通俗编》:‘朱子《与刘子澄书》: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不自领会。’按今有‘八字不见两撇’之谚,似又因于此语。凡事无端绪者,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 
- 一字不差- 成语解释:一个字也没有更改,与原文雷同。也指一个字也不错。 - 成语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7回:“春香把香盒送与了他,把楚楚吩咐言语一字不差传与老孔。” 
- 严以律己,宽以字人- 成语解释: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 成语出处:清・汪琬《送张牖如之任南宁序》:“严以律己,宽以字人。” 
- 纥字不识- 成语解释:识:认识。 
 指人不识字。- 成语出处:《通俗编・文学》引《懒真子》:“汝纥字不识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