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29个)

  • 去天

    qù tiān chǐ wǔ

    成语解释:①谓与宫廷相近。②极言地势之高。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醉蓬莱》词:“尽道黔南,去天尺五。”

  • 斗米

    dǒu mǐ chǐ bù

    成语解释:指少量的粮食与布匹。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碧晖上人修净室引》:“其一余不知名,亦不识面貌,每日以沉湎为工课。凡所得斗米尺布,尽以沽酒。”

  • 之孤

    liù chǐ zhī gū

    成语解释:指没有成年的孤儿。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

  • 鱼传

    yú chuán chǐ sù

    成语解释: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
    指传递书信。

    成语出处: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天涯

    zhǐ chǐ tiān yá

    成语解释:比喻距离虽近;却像远在天边一样(咫:古代长度单位;八寸;天涯:天边)。

    成语出处:唐・李中《宫词二首》:“门锁帘垂月影斜,翠华咫尺隔天涯。”

  • 直寻

    wǎng chǐ zhí xún

    成语解释:枉:弯曲;直:伸直;寻:古量名,八尺。
    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却有一寻。比喻在小处委屈一些,以求得较大的好处。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朱熹集注:“枉,屈也;直,伸也。八尺为寻,所屈者小,所伸者大也。”

  • 得寸

    dé chǐ dé cùn

    成语解释:得:取得,获得。
    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 佛高一,魔高一丈

    fó gāo yī chǐ , mó gāo yī zhàng

    成语解释: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诱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多指正义的)增长,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多指非正义的)则加倍增长。

    成语出处:明・李贽《与梅衡湘书》:“‘佛高一尺,魔高一丈。’昔人此言,只要人知有佛即有魔,如形之有影,声之有响,必然不相离者。”

  • 魔高一,道高一丈

    mó gāo yī chǐ , dào gāo yī zhàng

    成语解释:魔:恶鬼;道:道行,道法。
    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成语出处:杨成武《层层火阵烧野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粉碎日寇‘驻屯清剿’的斗争中,冀中人民的天才创造——地道战,大显神威。”

  • 无风三

    wú fēng sān chǐ làng

    成语解释:比喻无缘无故也会生出事来。

  • 千里

    zhǐ chǐ qiān lǐ

    成语解释: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成语出处:唐・鱼玄机《隔汉江寄子安》:“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 寸土

    cùn tǔ chǐ jīn

    成语解释:喻土地收益极高,极其贵重。

    成语出处:清・杨懋建《帝城花样・纫芗传》:“当万葩竞秀时,培植妙卉,寸土尺金,顾令此无足重轻之小草,蔓延庭阶,大是恨事。”

  • 寸阴

    cùn yīn chǐ bì

    成语解释: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
    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

    成语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

  • 量才

    yù chǐ liáng cái

    成语解释:玉尺:玉制的尺,旧时比喻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
    用恰当的标准来衡量人才和诗文。

    成语出处:唐・李白《上清宝鼎》诗:“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 天颜

    zhǐ chǐ tiān yán

    成语解释:语本《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
    原谓天鉴察不远,威严如常在面前。”后以“咫尺天颜”比喻离天子容颜极近。亦指天子之颜。

    成语出处:语本《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原谓天鉴察不远,威严如常在面前。”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