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99个)

  • 径情

    jìng qíng zhí xíng

    成语解释:随着意愿,顺利地得到成功。

    成语出处:《歇冠子・著希》:“夫义,节欲而治,礼,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径情而行也。”

  • 厝枉

    jǔ zhí cuò wǎng

    成语解释:举:选拔;直:笔直,正直的人;枉:弯曲,邪恶的人。
    选用正直者而罢黜奸邪者。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聪明仁智,辅相汉朝,举直厝枉,致之雍熙也。”

  • 鸣雁

    míng yàn zhí mù

    成语解释:古人认为雁随阳而处,木随阳而直。比喻良才。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袁昂传》:“臣东国贱人,学行何取,既殊鸣雁直木,故无结绶弹冠。”

  • 正法

    zhèng fǎ zhí dù

    成语解释:度:标准。
    严正法律,统一标准。

    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正法直度,罪杀不赦。杀僇必信,民畏而惧。”

  • 正色

    zhèng sè zhí shéng

    成语解释:谓严正执法。

    成语出处:《南史・孔休源传》:“[孔休源]迁御史中丞,正色直绳,无所回避,百僚惮之。”

  • 不阿

    gāng zhí bù ē

    成语解释: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并一生宦迹,刚直不阿之志,具表奏闻。”

  • 横冲

    héng chōng zhí chuǎng

    成语解释:见“横冲直撞”。

    成语出处:沙汀《困兽记》三:“他有一种脾气,凡事只需听凭感情横冲直闯一阵……丝毫不管他所说的做的是不妥当。”

  • 巧言不如

    qiǎo yán bù rú zhí dào

    成语解释:巧言:好听而虚伪的话。
    比喻假言假语不如有话直说。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又费我半盆水一锭皂角,巧言不如直道,我谢你个达磨俫把衣钵亲交。

  • 莫信,须防仁不仁

    mò fáng zhí zhōng zhí , xū fáng rén bù rén

    成语解释:直:正直;不仁:不讲道义。
    不要相信表面上的正直,要防备别人心存不良。

    成语出处:《增广贤文》: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 无私

    zhèng zhí wú sī

    成语解释: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 董狐

    dǒng hú zhí bǐ

    成语解释: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
    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
    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 正色

    zhèng sè zhí yán

    成语解释:正色:严肃或严厉的神色。
    态度严肃,语言正直。形容刚直不阿。亦作“正色危言”。

    成语出处:《晋书・王恭传》:“恭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惮而忿之。”

  • 随形

    wǎng zhí suí xíng

    成语解释:谓影子的曲直随形而定。

    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然则枉直随形,而不在影。”

  • 长驱

    cháng qū zhí jìn

    成语解释:犹言长驱直入。

    成语出处:《三国演义》第九六回:“若擒了曹休,便长驱直进,唾手而得寿春,以窥许洛,此万世一时也。”

  • 昂然

    áng rán zhí rù

    成语解释: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形容态度傲慢。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何进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门,张让、段珪迎出,左右围住。”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