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353个)

  • yǐ lǎo mài lǎo

    成语解释:仗着年纪大;卖弄老资格。多形容摆老资格;轻视别人。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一折:“我尽让你说几句便罢,则管里倚老卖老,口里唠唠叨叨的说个不了。”

  • 养儿防,积谷防饥

    yǎng ér fáng lǎo , jī gǔ fáng jī

    成语解释: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

    成语出处:宋・左圭《百川学海》:“临刑无惧色,曰:‘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太守曾天游奏之,乃免死。”

  • 少壮不努力,大徒伤悲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 ,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成语解释: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成语出处:《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鸡犬之声相闻,死不相往来

    jī quǎn zhī shēng xiāng wén , 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

    成语解释: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成语出处:《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携幼

    fú lǎo xié yòu

    成语解释:扶:挽着;携:带着。
    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儿。形容男女老少成群结队欢迎、观看或逃难。后也用来形容关心照顾老人和孩子。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 少年

    shào nián lǎo chéng

    成语解释:老成:经历多。
    阅历广。懂得人情事故。人虽年轻;却很老练稳重。

    成语出处:汉・赵岐《三辅决录・韦康》:“韦元将年十五,身长八尺五寸,为郡主簿。杨彪称曰:‘韦主簿年虽少,有老成之风,昂昂千里之驹。’”

  • 病死

    shēng lǎo bìng sǐ

    成语解释:佛教认为出生、衰老、疾病、死亡是人生的“四苦”;后指社会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重大生活现象。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八相变》:“生老病死相煎逼,积财千万总成空。”

  • 男女

    nán nǚ lǎo yòu

    成语解释:泛指所有的人。

    成语出处: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男女老幼,大临街衢,接响传声。”

  • 男女

    nán nǚ lǎo shào

    成语解释:泛指所有的人。

    成语出处:光未然《黄河大合唱・黄水谣》:“麦苗肥,稻花香,男女老少喜洋洋。”

  • 兵疲

    shī lǎo bīng pí

    成语解释:老:衰竭;疲:疲乏。
    指用兵的时间太长,兵士劳累,士气低落。

    成语出处:《魏书・许谦传》:“慕容无道,侵我疆场,师老兵疲,天亡期至。”

  • 徐娘

    bàn lǎo xú niáng

    成语解释: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
    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成语出处:《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 扶幼

    xié lǎo fú yòu

    成语解释:携:牵引,搀扶。
    指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形容不分老少全部出动。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魏征传》:“贞观初,频年霜早,几内户口并就关外,携老扶幼,来往数年,卒无一户亡去。”

  • 姜桂之性,到愈辣

    jiāng guì zhī xìng , dào lǎo yù là

    成语解释:姜:生姜;桂:肉桂;性:性质。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刚强。

    成语出处:元《宋史・晏敦复传》:“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请勿言。”

  • 识途

    shí tú lǎo mǎ

    成语解释:认识路的老马。比喻熟悉情况、富有经验的人。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 送终

    yǎng lǎo sòng zhōng

    成语解释:同“养生送死”。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