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20个)

  • 外侮

    nèi yōu wài wǔ

    成语解释: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同“内忧外患”。

    成语出处:蔡东藩《两晋演义》第九十九回:“霸踞关中卅二年,如何豆釜竟相煎!内忧外侮侵寻日,莫怪姚宗不再延。”

  • 备尝

    bèi cháng yōu huàn
  • 代劳

    fēn yōu dài láo

    成语解释:分担忧愁,代替操劳。

  • 漆女

    qī nǚ yōu lǔ

    成语解释:鲁穆公时国事危急,漆室之女对国家深感忧虑。指不当政的人对国事担忧。

    成语出处:清・毛祥麟《墨余录・开捐例》:“行见贞下起元,物极必反,沙汰之政,当轴必已筹及,毋徒为漆女之忧鲁也。”

  • 思深

    sī shēn yōu yuǎn

    成语解释:思虑得深,为久远的事操心。形容考虑周到。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

  • 宵旰

    xiāo gàn yōu qín

    成语解释:形容勤于政事。同“宵旰忧劳”。

    成语出处:《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本署院任京秩时,伏见朝廷崇尚节俭,宵旰忧勤,属在臣工,尤宜惕厉。”

  • yōu mín yōu guó

    成语解释: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成语出处:唐・贯休《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其二:似圣悲增道不穷,忧民忧国契尧聪。

  • 臣辱

    zhǔ yōu chén rǔ

    成语解释: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成语出处: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 臣劳

    zhǔ yōu chén láo

    成语解释:忧:忧患。
    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 不惧

    bù yōu bù jù

    成语解释:既不忧愁,也不恐惧。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光明磊落,无愧于心。

    成语出处:论语颜渊篇:“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