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在中间的成语(共121个)
-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成语解释:比喻有心做某件事,却一直不成功,但无意中去做的事反而有了成果。栽,又作种。荫,又作阴。 - 成语出处:关汉卿杂剧:“著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荫。”增广昔时贤文:“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 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 成语解释:着意:用心。 
 有心栽种的花没开,无意插下的柳枝却成了一片柳荫。比喻存心想求得的没得到,不经意的却意外地取得了收获。-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二折:“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荫。” 
- 花红柳绿- 成语解释:红红的花儿;绿绿的柳条。形容春天明媚的景色;也形容颜色鲜艳多彩。 - 成语出处:五代 前蜀 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 觅柳寻花- 成语解释:觅:寻找。 
 欣赏春天的景色。也指狎妓。-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那儿子却是风流博浪的人,专要结识朋友,觅柳寻花。” 
- 败柳残花- 成语解释:败:衰败。 
 残:凋残。
 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他是个女孩儿家,你索将性儿温存……休猜做败柳残花。” 
- 桃蹊柳陌- 成语解释:指春景艳丽的地方。亦作“桃蹊柳曲”。 -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蹋歌词》:“桃蹊柳陌好经过,镫下妆成月下歌。” 
- 颜筋柳骨- 成语解释: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 
 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祭石学士文》:“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 颜精柳骨- 成语解释:见“颜筋柳骨”。 -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祭石学士文》:“曼卿之笔,颜精柳骨,散落人间,宝为神物。” 
- 花明柳暗- 成语解释: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夕阳楼》诗:“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 路柳墙花- 成语解释:路边的柳,墙旁的花。比喻行为放荡的女子。也指妓女。 - 成语出处:元・王晔《水仙子・答》曲:“从来道水性难拿,从他赸过,由他演撒,终只是个路柳墙花。” 
- 桃红柳绿- 成语解释: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 成语出处:元・贯云石《小梁州・春》:“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系在垂杨,桃红柳绿映池塘。” 
- 傍柳随花- 成语解释:春天依倚花草柳树而游乐的情调。比喻狎妓。 - 成语出处:北宋・程颢《春日偶成诗》:“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 问柳寻花- 成语解释:①玩赏春景。②后人以“花”、“柳”比喻妓女,故以“问柳寻花”谓狎妓。 - 成语出处: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元戎小对出郊外,问柳寻花到野亭。” 
- 蒲柳之质- 成语解释: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 
 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成语出处:明・朱之瑜《朱舜水集・答吉弘元常书》:“仆犬马之年,方古人而深愧;蒲柳之质,叹先秋而早零。” 
- 花街柳巷- 成语解释:花、柳:旧指娼妓。 
 旧指游乐的地方。也指妓院。- 成语出处:唐・吕岩《敲义歌》:“花街柳巷觅真人,真人只在花街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