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在中间的成语(共65个)
- 心服口服- 成语解释: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寓言》:“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 口服心服- 成语解释:指从内心及口头都表示信服。 - 成语出处:《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毛主席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启发我们顾全大局,使我口服心服。” 
- 拳拳服膺- 成语解释:拳拳:紧握不舍,引伸为恳切;服膺:铭记心中。 
 形容恳切地牢记不忘。-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 心服情愿- 成语解释:心里完全愿意,毫不勉强。 -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6回:“如果心服情愿,叫他写个凭据来,银子早迟不要紧的。” 
- 胡服骑射- 成语解释: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 
 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成语出处:《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 不服水土- 成语解释: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中国之人,不知其地势,不能服其水土。” 
- 侯服玉食- 成语解释:侯服:王侯之服;玉食:珍美食品。 
 穿王侯的衣服,吃珍贵的食物。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下》:“荒殖其货。侯服王食,败俗伤化。” 
- 以理服人- 成语解释:服:说服。 
 用道理说服别人。-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 骥服盐车- 成语解释:骥:骏马;服:驾驭。 
 让骏马驾盐车。比喻使用人才不当。-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六》:“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法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 服服帖帖- 成语解释:温顺地或谦恭地服从跟随。 -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三回:“这几下直打得王贵服服帖帖,只得依他教训。” 
- 服服贴贴- 成语解释:指让人信服或物品平整。 - 成语出处: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取得那么大的胜利,人家服服贴贴,敲锣打鼓。” 
- 舒舒服服- 成语解释:身心感到轻松愉快舒适。 -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家里唱动戏,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 
- 以力服人- 成语解释:服:制服。 
 用强力使人服从。-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 以德服人- 成语解释: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 -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 心服首肯- 成语解释:谓心里信服,并点头同意。 -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然则他何不一开口就照在青云山口似悬河的那派谈锋?也不愁那姑娘不低首下心的心服首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