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38个)

  • 痛心

    tòng xīn jí shǒu

    成语解释:伤心而且头痛。形容伤心痛恨到了极点。疾首:头痛。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 防患

    gōng jí fáng huàn

    成语解释:匡正过失,防止祸患。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

  • 而终

    wú jí ér zhōng

    成语解释: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到三十六岁,忽对人说:‘玉帝命我为江涛之神,三日后,必当赴任。’至期无疾而终。”

  • 大声

    dà shēng jí hū

    成语解释:疾:急。
    急切地大声呼喊;以引起注意或警觉。现多指就某一问题向社会发出了强烈的呼吁。

    成语出处: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 不徐

    bù jí bù xú

    成语解释:疾:急速;徐:缓慢。
    不急不慢。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王纯中墓志铭》:“君调用财力,不疾不徐,劳民劝功,公私以济。”

  • 伤心

    shāng xīn jí shǒu

    成语解释:痛心疾首,形容痛心之至。

    成语出处:《‘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界风潮记》:“吾民伤心疾首之事,孰有过于是耶!”

  • 忌医

    huì jí jì yī

    成语解释:讳:忌讳;疾:疾病;忌:怕。
    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成语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 眼快

    shǒu jí yǎn kuài

    成语解释:疾:快。
    眼到手也到;指手和眼睛的动作都很快。形容动作机灵;眼光敏捷。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原来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乱之时……哪吒脑后,着左膊上一棒打来。”

  • 疚心

    jiù xīn jí shòu

    成语解释:疚:久病,忧虑。
    因歉疚而内心不安。心中不安,头痛脑胀。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

    成语出处:唐・崔锷《内寺伯朱夫人赵氏合袝志》:“以嗣子奉命鸡林,三岁然复,疚心疾首,亦时礼念,冥期佑助。”

  • 暴风

    bào fēng jí yǔ

    成语解释:暴:急骤,猛烈;疾:迅疾。
    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成语出处:《清史稿・灾异志三》:“三年六月初十日,定海暴风疾雨,坏各埠船,溺死兵民无数。”

  • 千夫所指,无而死

    qiān fū suǒ zhǐ , wú jí ér sǐ

    成语解释:指:指责。
    被众人所指责将没什么好下场。

    成语出处:《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5月5日电》:“语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愿诸公深思熟虑之。”

  • 千夫所指,无将死

    qiān fū suǒ zhǐ , wú jí jiāng sǐ

    成语解释:指:指责。
    被众人所指责将没什么好下场。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翠仙》:“迨于身无襦,妇无袴,千夫所指,无疾将死,穷败之念无时不萦于心。”

  • 一手独拍,虽无声

    yī shǒu dú pāi , suī jí wú shēng

    成语解释:疾:急速,猛烈。
    比喻一个人或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办事。

    成语出处:《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 奋笔

    fèn bǐ jí shū

    成语解释:奋笔:提起笔来。
    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成语出处:宋・张克庄《题方汝一班师赞后》:“或隐匿未彰,而奋笔疾书;或一语之乖谬,或一行之谄曲,虽其人之骨已朽,必绳以《春秋》之法,读之使人汗出。”

  • 如飞

    xíng jí rú fēi

    成语解释:疾:急速。
    行进的速度非常快。

    成语出处:唐・无名氏《邺侯外传》:“于是龙輴行疾如飞,都人睹之,莫不感涕。”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