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在中间的成语(共169个)
- 知法犯法- 成语解释:知道法律;却违反法律。 -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好僧官老爷!知法犯法!” 
- 不二法门- 成语解释: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 
 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 成语出处:《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成语解释:比喻为人做事像变戏法一样,各有各的巧妙之处。 - 成语出处:鲁迅《现代史》:“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其实是许多年间,总是这一套,也总有人看。” 
- 军法从事- 成语解释:按照军法严办。 -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敢有趁灌犯法,辄以军法从事。” 
- 无法无天- 成语解释:法:法纪;天:天理。 
 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 
- 大法小廉- 成语解释:旧时指大臣尽忠,小臣尽职。 - 成语出处:《礼记・礼运》:“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 如法炮制- 成语解释: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 成语出处:宋・释晓莹《罗湖野录》第四卷:“若克依此书,明药之体性,又须解如法炮制。” 
- 不法常可- 成语解释:法:当做模式、法则;常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 
 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 执法如山- 成语解释:执行法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形容执法严厉。 -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本道言出如箭,执法如山,三尺法不能为不肖者宥也。” 
- 为法自弊- 成语解释:作定自弊。 -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 言出法随- 成语解释:言:话;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随:跟随。 
 话一说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 
- 约法三章- 成语解释:约:商议确定;法:法律。 
 订立法律三条。原指订立法律;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大家监督遵守。-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 执法不阿- 成语解释:阿:迎合。 
 执行法律公正无私,不屈从权势。
-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成语解释: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指王法对于王子、平民是一样的。 - 成语出处:《野叟曝言》第六七回:“众人都道说那里话,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这是因奸杀命的事,既犯到官,还有活命的吗。” 
- 逍遥法外- 成语解释: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 -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统《梁昭明集・林钟六月》:“敬想足下,藏形月府,遁迹冰床,披庄子之七篇,逍遥物外;玩老聃之两卷,恍惚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