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在中间的成语(共102个)
吃不了兜着走
成语解释: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不可拿进园去,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成语解释:指无法逃脱或逃避责任。
成语出处:高玉宝《高玉宝》第十章:“往哪里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在东北这块地方,跑哪里也是小鬼子和汉奸的天下。”
跑了和尚跑不了寺
成语解释:指无法逃脱或逃避责任。
成语出处:柯岗《逐鹿中原》第九章:“跑了和尚,跑不了寺!王汉元,谅他也上不了外国!”
远水救不了近火
成语解释:远距离的水熄灭不了就在附近的火。比喻缓慢的纠正或抵制邪恶的东西不可能应付紧急的状态。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只是远水救不得近火。小兄其实等不得那从容的事了。”
走了和尚走不了庙
成语解释:人虽然走了,家却无法搬走。比喻难以逃脱。
成语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溜了你就别回来!走了和尚走不了庙,看你有本事守得住那点地。”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成语解释:了了:聪明伶俐,明白事理。
指人少年时聪明,长大后不一定有出息。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有了存孝,不显彦章
成语解释:存孝:五代李克用的养子;彦章:五代朱温的部将。
有了李存孝,就显不出王彦章。比喻一个有突出才华的人,压倒了另一个才华稍次一点的人。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9回:“再要挂搭上他,可说‘有了存孝,不显彦章’。”
一走了之
成语解释:谓不顾而去。
成语出处: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我亦尚在看看人间世,不过总有一天,是终于要‘一走了之’的,现在是这样的世界。”
一了千明
成语解释:了:明白。
最关键的地方明白了,其余的也就可以明白。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清凉益禅师法嗣》:“百千诸佛方便一时,更有甚么疑情?所以古人道:‘一了千明,一迷万惑。’”
未了公案
成语解释:公案:案件,问题。
没有解决的案件或事情。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僧问:‘如何是先师未了底公案?’师便打曰:‘视祢不了,殃及儿孙。’”
草率了事
成语解释:了:了结,结束。
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成语出处:丰子恺《梦耶真耶》:“当时想想真是何苦!早知是假,悔不草率了事。”
凉了半截
成语解释:比喻非常失望。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黛玉听了,凉了半截。看紫鹃推门进来时,尚拿手帕拭眼。”
上了贼船
成语解释:比喻已入歧途,难以抽身。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别哭啦,哭也没用。这一回,我算上了贼船,走到江心了!”
下不了台
成语解释:指在人前受窘。
成语出处:张恨水《夜深沉》第15回:“她要是不睬你,你恼她,她下不了台。”
一笑了事
成语解释:见“一笑了之”。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六回:“抚台听了,先还摸不着头脑,还以为某人办事不诚实,所以钦差才加了他这个考语;后来别位司、道说起,晓得是为带着表,方才付之一笑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