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38个)

  • 快刀乱麻

    kuài dāo jiǎn luàn má

    成语解释:快:锋利。
    比喻以果断迅捷的手段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

    成语出处:《北齐书・文宣帝纪》:“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

  • 两国相争,不来使

    liǎng guó xiāng zhēng , bù zhǎn lái shǐ
  • 披荆

    pī jīng zhǎn jí

    成语解释:披:拨开;斩:砍断;荆、棘:丛生多刺的小灌木。
    拨开荆;砍掉棘。指在创业阶段清除阻碍;艰苦奋斗。也指在前进道路上清除各种阻碍;克服各种困难。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 后奏

    xiān zhǎn hòu zòu

    成语解释:斩:杀头;奏:臣子向皇帝陈述或请示报告事情。
    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梁臣传・朱珍》:“珍偏将张仁遇白珍曰:‘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后白。’”

  • 过关

    guò guān zhǎn jiàng

    成语解释:比喻不断战胜对手与克服困难。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汉末三国时,关云长独行千里,过五关斩六将,护着两位皇嫂,直到古城与刘皇叔相会。”

  • 搴旗

    qiān qí zhǎn guó

    成语解释:搴:拔取;馘:割敌人的左耳。
    拔取敌人的旗帜,斩杀敌人的将士。形容勇猛善战。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为建安王誓众词》:“今日之伐,须如雷霆之震,虎豹之系,搴旗斩馘,扫孽除凶。”

  • 过五关六将

    guò wǔ guān zhǎn liù jiàng

    成语解释: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成语出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76回:“这如今万世之下,那一个不说道过五关斩六将、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

  • 快刀

    kuài dāo zhǎn má

    成语解释:见“快刀斩乱麻”。

    成语出处:茅盾《腐蚀・11月6日》:“此时局势,须要快刀斩麻,不能拖泥带水。”

  • 两国相战,不来使

    liǎng guó xiāng zhàn , bù zhǎn lái shǐ

    成语解释: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自古‘两国相战,不斩来使’。于礼不当。”

  • 两国交兵,不来使

    liǎng guó jiāo bīng , bù zhǎn lái shǐ

    成语解释: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5回:“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们派个人去是决计不要紧的。”

  • 后闻

    xiān zhǎn hòu wén

    成语解释: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十探子》第三折:“今奉圣人的命,敕赐势剑金牌,教小官便宜行事,先斩后闻。”

  • 劈风

    pī fēng zhǎn làng

    成语解释:冲破风浪。

    成语出处:《人民日报》1976.6.25:“在西沙保卫战中,一批刚刚穿上海军服的青年战士,驾着战舰,劈风斩浪,无所畏惧地同敌舰格斗,为保卫祖国的宝岛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 快刀乱丝

    kuài dāo zhǎn luàn sī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果断,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同“快刀斩乱麻”。

    成语出处:钱钟书《围城》:“恨自己心肠太软,没有快刀斩乱丝的勇气。”

  • 慧剑情丝

    huì jiàn zhǎn qíng sī

    成语解释:慧剑,佛家语比喻智慧像剑一样,能斩断一切烦恼和魔障。全句是说以理智、果决的态度,割舍纠结不清的情感。

    成语出处:维摩诘经菩萨行品:“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出阴界入,荷负众生,永使解脱。”

  • 过五关,六将

    guò wǔ guān , zhǎn liù jiàng

    成语解释: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