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在中间的成语(共54个)
矫国革俗
成语解释:匡正国事,改革敝俗。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六》:“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司马贞索隐:“矫正国事,改更弊俗也。”
金革之声
成语解释:金革:兵器和铠甲。
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战争。成语出处: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四方无斗争金革之声。”
金革之难
成语解释:金革:兵器和铠甲;难:灾难。
指战乱。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宋意传》:“帝躬服金革之难。”
马革盛尸
成语解释:见“马革裹尸”。
成语出处:金・何宏中《述怀》诗:“马革盛尸每恨迟,西山饿踣更何辞。”
兵革满道
成语解释:兵:兵器;革:甲胄。
兵器装备胡乱遗弃,塞满了道路。形容战祸伤亡惨重。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寒温》:“六国亡时,秦汉之际,诸侯相伐,兵革满道。”
兵革互兴
成语解释:兵革:兵器衣甲,比喻战争;兴:发起,发动。
互相发动战争,战乱相继发生。形容时局不安定,战乱频繁。成语出处:南朝・梁・江淹《铜剑赞序》:春秋迄于战国,战国至于秦时,攻争纷乱,兵革互兴。
兵革之祸
成语解释:兵革:兵器战甲,引申为战争。
指发生战争。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将有急怒之谋,以生兵革之祸。”
风行革偃
成语解释: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金革之患
成语解释:金革:兵器和铠甲;患:灾祸。
指战乱。成语出处:汉・扬雄《长杨赋》:“永亡边城之灾,金革之患。”
金革之世
成语解释:金革:兵器和铠甲;世:时代。
战乱的年月。成语出处:南朝・梁・庾信《为杞公让宗师骠骑表》:“当今玉烛调和,既非金革之世。”
偃革倒戈
成语解释: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成语出处:元・刘壎《隐居通议・经史一》:“偃革倒戈,归马放牛,乃灭殷以后事;今楚汉相持,正是兵锋之交,而言及此,曾不顾其为迂,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