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64个)

  • 绝国

    jué guó shū sú

    成语解释:绝国:异国。
    殊俗:不同的风俗。
    指身在异国不同风俗的地方。

    成语出处:《文子・精诚》:“天下莫不仰上之德,象主之旨,绝国殊俗,莫不重译而至,非家至而人见之也。”

  • 同归

    tóng guī shū tú

    成语解释:归:归宿;殊:不同;途:道路。
    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 绝域

    jué yù shū fāng

    成语解释:绝域:极远的地方;殊方:他乡。
    极远的异域他乡。

    成语出处:《晋书・裴秀传》:“故虽有峻山巨海之隔,绝域殊方之迥,登降诡曲之因,皆可得举而定者。”

  • 同归

    tóng guī shū tú

    成语解释: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原谓天下万事初虽异,然终究同归于一。后泛指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

    成语出处: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 异政

    yì zhèng shū sú

    成语解释:异政:不同的政教;殊俗:不同的风俗。
    指偏离正道的正教会风俗。

    成语出处:《诗经》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 派异

    yuán shū pài yì

    成语解释:水的源头与支流不相同。比喻各学派的来历和特征互不相同,各有自己的一套。

    成语出处:宋・吴自牧《梦粱录・浙江》:“源殊派异,无所适从,索隐探微,宜伸确论。”

  • 骇状

    hài zhuàng shū xíng

    成语解释:犹言奇形怪状。

    成语出处:清・祝德麟《海啸》诗:“阳侯拜,天吴舞,骇状殊形不可数。”

  • 逸辈

    yì bèi shū lún

    成语解释:指超越同辈,无与比伦。

    成语出处:唐张说《为留守奏嘉禾表》:“腾文炜色,九光连合于贞明;逸辈殊伦,百宝骈滋于动植。”

  • 意异

    rén shū yì yì

    成语解释:殊:不同,特殊;异:不同。
    人各不同,思想也都不一样。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昭传》:此下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

  • 方圆

    fāng yuán shū qù

    成语解释:殊趣:不同的意趣。
    因方圆形状各异,意趣大相径庭。比喻人或事物各异,其意趣或特征也各不相同。

    成语出处:《宋书・礼志一》:“今者见生,或年在扞格,方圆殊趣,宜听其去就,各从所安。”

  • 诡状

    guǐ zhuǎng shū xíng

    成语解释:诡:怪异;殊:特殊。
    奇特怪异的形状。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沈约传》:“或坳或平,盘坚枕卧,诡状殊形。”

  • 出处

    chū chǔ shū tú

    成语解释:见“出处殊涂”。

    成语出处: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八:“出处殊途,俯仰异容。瞻叹古烈,思迈高踪。”

  • 出处

    chū chǔ shū tú

    成语解释:亦作“出处殊途”。谓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

  • 诡形

    guǐ xíng shū zhuàng

    成语解释:诡:怪异;殊:特殊,特别。
    奇特怪异的形状。

    成语出处:《宣和画谱・人物》:“好画古僻人物,诡形殊状,格虽高古,意务新奇,故不能不近乎谲怪。”

  • 好恶

    hào wù shū fāng

    成语解释:好恶:喜好和讨厌;殊方:不同的趋向。
    指人的旨趣不同,爱憎有异。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异文志》:“时君世主,好恶殊方。”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