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12个)

  • 水能载舟,亦能

    shuǐ néng zài zhōu , yì néng fù zhōu

    成语解释:载:承载;覆:倾覆。
    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事物有利有害。

    成语出处: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故喻君为舟,喻人为水,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舟即君道,水即人情,舟顺水之道则浮,违则没。”

  • 前车已,后车当戒

    qián chē yǐ fù , hòu chē dāng jiè

    成语解释:鉴:教训。
    比喻从前人的失败中得到的教训。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邢君瑞二载幽期》:“前车已覆,后车当戒,仁兄不可……堕其术中,迷而不悟。”

  • 难收

    shuǐ fù nán shōu

    成语解释:覆:翻、倾倒。
    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成语出处:唐・李白《妾薄命》:“雨落不上天,水覆最难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 折足

    zhé zú fù sù

    成语解释:《易 系辞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言不胜其任也。”餗,鼎内食物。后以“折足覆餗”比喻力不能胜任,必至败事。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 折鼎

    zhé dǐng fù sù

    成语解释:见“折足覆餗”。

    成语出处:《南史・张弘策传》:“拓怯而无断,喧弱而不才,折鼎覆餗,忮踵可待。”

  • 再蹈

    zài dǎo fù zhé

    成语解释:再:重复;蹈:踩、踏;辙:车迹、道路。
    重复走翻车的道路,指不接受教训。

    成语出处:郭沫若《抱箭集・第二辑・曼陀罗华》:“这也是一种经验呢,我们都是年青人,将来还有生育的机会,我们可以不再蹈覆辙了。”

  • 蹈其

    dǎo qì fù zhé

    成语解释:蹈:踩;覆:颠倒;辙:车迹,指道路。
    重走别人翻车的路。比喻不接受教训,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

    成语出处:鲁迅《致郑振铎》:“实因鉴于自己看了翻板之《芥子园》而恨及创始之王氏兄弟,不欲自蹈其覆辙也。”

  • 禽困

    qín kùn fù chē

    成语解释:禽兽被围捕急了,也会把人的车子撞翻。比喻人在走投无路时就会冒险。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韩公仲使苏代谓向寿曰:‘禽困覆车。’”

  • 鼎折

    dǐng shé fù sù

    成语解释: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成语出处:《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餸,其形渥,凶。孔颖达疏施之于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灾及其身也,故曰其形渥,凶。

  • 鼎折

    dǐng shé fù sù

    成语解释: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成语出处:《周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孔颖达疏:“施之于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灾及其身也,故曰其形渥,凶。”

  • 折足

    zhé zú fù sù

    成语解释:餸,鼎内食物。比喻力不能胜任,必至败事。

  • 折鼎

    zhé dǐng fù sù

    成语解释:?铂鼎内食物。比喻力不能胜任,必至败事。

    成语出处:《南史・张弘策传》:祏怯而无断,喧弱而不才,折鼎覆餸,跂踵可待。

  • 无遗

    jiān fù wú yí

    成语解释:兼:同时;兼覆:天覆盖万物,比喻恩泽广大;无遗:没有遗漏。
    指恩泽广大,无所遗漏。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

  • 无常

    fǎn fù wú cháng

    成语解释:指变化不定。

    成语出处:《三国演义》第三三回:“操曰:‘袁谭小子,反覆无常,吾难准信。’”

  • 天翻

    dì fù tiān fān

    成语解释:覆:翻过来。
    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

    成语出处:唐・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