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87个)

  • 顿脚

    chuí xiōng dùn jiǎo

    成语解释:见“捶胸跌脚”。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何玉凤]拍着那棺材,捶胸顿脚,放声大哭。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 纳地

    pū xiōng nà dì

    成语解释:一种上半身贴近地面的跪拜礼,表示虔敬与隆重。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三藏展背舒身,铺胸纳地,望金像叩头。”

  • 贴肉

    kào xiōng tiē ròu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亲密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

  • 露怀

    chǎng xiōng lù huái

    成语解释:敞开衣服,露出胸部。亦形容作风粗野,没有礼貌。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被搜检的那些士子也有解开衣裳敞胸露怀的,也有被那班下役伸手到满身上混掏的。

  • 跌脚

    chuí xiōng diē jiǎo

    成语解释: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不是我炒炒闹闹,痛伤情捶胸跌脚。”

  • 洗眼

    diǎn xiōng xǐ yǎn

    成语解释:指一洗尘俗,使人豁然明朗。

    成语出处:明・陈继儒《偃曝谈馀》卷下:“《通释》云:‘字原有秦隶汉隶,今当以晋唐书为晋隶唐隶,则自然易晓也。’张绅此言,可为点胸洗眼之语。”

  • 蹋地

    chuí xiōng tà dì

    成语解释:捶胸顿足。表示极度悲痛或悔恨。

    成语出处:清・金人瑞《青溪行》:“蓦逢老妪犹相识,槌胸蹋地说青溪。”

  • 顿足

    chuí xiōng dùn zú

    成语解释:形容人悲痛、悔恨等时的情状。

    成语出处: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二节:“无以少异于平时,乃椎胸顿足,痛恨于我国民之心既已死尽也。”

  • 呼天

    fǔ xiōng hū tiān

    成语解释:抚胸:拍打胸口。
    拍打胸口大声叫天。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陈亮《祭章孟容文》:“今昔见君,累然在疚,抚胸呼天,天不我覆。”

  • 龟背

    jī xiōng guī bèi

    成语解释:凸胸驼背。

    成语出处: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说文》:‘奚,大腹也。’今人谓匈(胸)腹间大者为奚匈,呼如鸡匈,遂有‘鸡胸龟背’之语。”

  • 绣口

    jǐn xiōng xiù kǒu

    成语解释:犹言锦心绣口。

    成语出处:清・湘灵子《轩亭冤》序:“锦胸绣口,居然妙绪环生。”

  • 气夯

    qì hāng xiōng pú

    成语解释:夯:冲撞。
    形容非常气愤。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宝光殿天真祝万寿》:“你是个朽木之材,在人前强作支吾,有甚么真实的肺腑,不由人气夯胸脯。”

  • 直吐怀

    zhí tǔ xiōng huái

    成语解释:直率而不加掩饰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成语出处:明・杨循吉《朱先生诗序》:“余观诗不以格律体裁为论,惟求能直吐胸怀,实叙景象,读之可以喻。”

  • 直写

    zhí xiě xiōng yì

    成语解释:胸臆:胸腔,内心,引申为心意。
    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成语出处:明・胡震亨《唐音癸签》第十回:杜公七律,正以其负力之大,寄悰之深,能直抒胸臆,广酬事物之变而无碍。

  • 自出

    zì chū xiōng yì

    成语解释:臆:胸。
    出自自己心意。指与众不同的个人见解、旨趣。

    成语出处:清・汪琬《吴道贤诗小序》:“郭恕先、米元章之流,往往于绳墨之外,自出胸臆。”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