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69个)

  • 计劳

    jì láo nà fēng

    成语解释:计:计算;劳:功劳;纳:接受;封:封赏。
    指按功劳大小接受封赏。

    成语出处:《晋书・庾亮传》:“此之厚幸,可谓弘矣,岂复得计劳纳封,受赏司勋哉!”

  • 须弥

    jiè nà xū mí

    成语解释:须弥:传说中的古印度山名。
    佛教说法,小小的芥子可包容须弥大山或整个世界。

  • 开门

    kāi mén nà kòu
  • 开门

    kāi mén nà láng
  • 贪赃贿

    tān zāng nà huì

    成语解释:贪赃: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公家或他人的财物;纳:接受;贿:贿赂。
    指利用职权,贪污受贿。

  • 凿楹

    záo yíng nà shū

    成语解释:谓藏守书籍以传久远。

    成语出处:《晏子春秋・杂下三十》:“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焉。谓其妻曰:‘楹语也,子壮而示之。’”

  • 招门婿

    zhāo mén nà xù

    成语解释:招门:招进门。
    旧时男子家贫,女家无子,招以为婿。

    成语出处:老舍《骆驼祥子》:“刘老头儿大概是看上了祥子,而想给虎妞弄个招门纳婿的‘小人’。”

  • 招降

    zhāo xiáng nà fù

    成语解释:招:招引;纳:接纳;附:归附。
    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成语出处:《元史・来阿八赤传》:“今出兵分定其地,招降纳附,勿纵士卒侵掠。”

  • 招降

    zhāo xiáng nà kuǎn

    成语解释:招:招引;纳:接纳;款:投诚。
    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成语出处: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明道》:“岂非招降纳款,开之以自新乎!”

  • 招财

    zhāo cái nà fú

    成语解释:纳:享受。
    发财享福。

    成语出处:伊索《伊索寓言・赫耳墨斯的雕像》:“他看见自己的像,心想自己是个掌管招财纳福的天使,人们一定要出高价来买,就问值多少钱。”

  • 正冠

    zhèng guàn nà lǚ

    成语解释: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成语出处:晋・李阐《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久要心许之信,夷险不爽;正冠纳展之嫌,终始不蹈。”

  • 整冠

    zhěng guàn nà lǚ

    成语解释: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后以“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成语出处: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百川

    hǎi nà bǎi chuān

    成语解释:纳:容纳,包容。
    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成语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