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52个)

  • 明珠

    xiān lù míng zhū

    成语解释:比喻人风神秀异。也形容书法秀逸圆润。

    成语出处:唐・唐太宗《三藏圣教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 头角

    zhǎn lù tóu jiǎo

    成语解释:崭:崭然;突出的样子;露:显露;头角:比喻人的气概和才华。
    比喻突出地显示出才能和本领。

    成语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 锋芒

    chū lù fēng máng

    成语解释:锋芒:刀剑的刃口和尖端;多比喻事物的尖利部分;引申为人的棱角和锐气。
    比喻刚开始显露出自己的力量或才能。

    成语出处:《人民日报》1984.2.25:“舒同的墨海生涯从他十四岁在乡间初露锋芒时算起,已有六十五个年头了。”

  • 白骨

    bái gǔ lù yě

    成语解释:露:暴露;野:野外。
    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

    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操《蒿里行》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 抛头

    pāo tóu lù miàn

    成语解释:抛:暴露。
    原指妇女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中(封建道德认为是不体面的事)。现泛指人公开露面。

    成语出处:明・阮大铖《燕子笺・收女》第四十二卷:“人在乱离间,顾不得抛头露面。”

  • 草行宿

    cǎo xíng lù sù

    成语解释: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形容走远路的人艰苦和匆忙的情形。

    成语出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 lòu tóu lòu liǎn

    成语解释:露:显露。
    具体显示出来,指在公开场合出现。

  • 出乖

    chū guāi lù chǒu

    成语解释:乖:荒谬;丑:可耻。
    在众人面前丢脸出丑。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小姐,若真个打起官司来,出乖露丑,一发不好。”

  • 财不

    cái bù lù bái

    成语解释:露:显露;白:银子的代称。
    指有钱财不能泄露给别人看。

    成语出处:明・海瑞《驿传议・无策》:“使客谓有此官银也,廪粮夫马,百计折乾。俗谓财不露白,今露白矣,孰能保群盗仗戈夺之?”

  • 咬人狗儿不齿

    yǎo rén gǒu ér bù lòu chǐ

    成语解释:比喻真正厉害的人在外表是不显露出来的。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那厮正是咬人狗儿不露齿。”

  • 含着骨头着肉

    hán zhe gǔ tóu lù zhe ròu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说出来。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你要我收下这个东西,须先和我说明白了。要是这么‘含着骨头露着肉’的,我倒不收。”

  • 囊锥

    náng zhuī lù yǐng

    成语解释:比喻显露才华。

    成语出处:《旧唐书・高骈传》:“始则囊锥露颖,稍有知音;寻则天骥呈才,急于试效。”

  • 捉襟

    zhuō jīn lù zhǒu

    成语解释:同“捉衿见肘”。

    成语出处:清・薛雪《一瓢诗话》:“分题拈韵,诗家之厄也……一遭牵合,未免捉襟露肘。”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一回:“童七道:‘咱实得百十两银接接手才好哩;要不,也就捉襟露肘了。’”

  • 捉衿

    zhuō jīn lù zhǒu

    成语解释:同“捉衿见肘”。

    成语出处:明・焦竑《焦氏笔乘・募疏》:“伏以捉衿露肘,谁怜子夏之贫。”

  • 之思

    shuāng lù zhī sī

    成语解释:对父母先祖的思念。

    成语出处:《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