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本《书・洪范》:“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二折:“雨旸时若在仁君,鼎鼐调和有大臣。”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清·薛福成《代李伯相再答朝鲜国相李裕元书》:“所幸入夏以来,雨旸时若。”
晴雨节候协调和顺。《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雨旸时若,系是休征。”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