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41个)

  • 鸿春泥

    hóng zhǎo chūn ní

    成语解释:同“鸿爪雪泥”。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苕生乃寄余诗云:‘鸿爪春泥迹偶存,三生文字系精魂。’”

  • 挠心

    bǎi zhǎo náo xīn

    成语解释:像有一百只脚爪在抓心一样。形容人心情错综复杂,心神不定。

    成语出处:姜树茂《渔岛怒潮》第14章:“那心里的滋味更不必提了,里面好似生了二十五个小老鼠——百爪挠心。”

  • 官不威,牙威

    guān bù wēi , zhǎo yá wēi

    成语解释:爪牙:比喻辅佐的人。
    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2卷:“少不得官不威,爪牙威,做都管,做大叔,走头贴,打驿吏,欺估客,诈乡民,总是这一干人丁。”

  • 官不威,牙

    guān bù wēi , yá zhǎo wēi

    成语解释:牙爪:爪牙,比喻辅佐的人。
    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俺也是文齐福不齐,你正是官不威牙爪威。”

  • 张牙

    wǔ zhǎo zhāng yá

    成语解释:原形容猛兽的凶相,后常用来比喻猖狂凶恶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李文蔚《张子房祀桥进履》第一折:“那虎他舞爪张牙,将你来拦定。”

  • 锯牙

    gōu zhǎo jù yá

    成语解释:指鸟兽尖曲、锋利的爪、牙。比喻人的凶恶残暴。也比喻武装军队。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凤皇不下,句爪、居牙、戴角、出距之兽于是鸷矣。”

  • 心膂

    xīn lǚ zhǎo yá

    成语解释:膂:脊骨;爪牙:近卫武臣。
    指亲近武臣。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入作心膂,出为爪牙。”

  • 心腹

    xīn fù zhǎo yá

    成语解释:心腹:比喻亲信;爪牙:比喻辅佐的人。
    指亲信羽翼。

    成语出处:《魏书》:“尚自少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异姓,其犹骨肉,是以入为腹心,出当爪牙。”

  • 居牙

    gōu zhǎo jū yá

    成语解释:勾:同“钩”,悬挂器物的用具;居:同“锯”,切割材料的刀具。
    钩子般的爪牙,锯子般的牙齿。形容爪牙的锐利。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凤凰不下勾爪、居牙、戴角、出距之兽于是鸷矣。”

  • 鸿雪泥

    hóng zhǎo xuě ní

    成语解释: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语本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成语出处:语出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然留爪印。”

  • 鸿泥

    xuě zhǎo hóng ní

    成语解释: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成语出处: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鸿留泥

    hóng zhǎo liú ní

    成语解释:同“鸿爪雪泥”。

    成语出处:清・查慎行《顾侠君庶常招饮晚翠阁》诗之二:“依稀宣北坊西角,鸿爪留泥我亦曾。”自注:“癸酉夏秋间,余寓居此巷。”

  • 断发

    jiǎn zhǎo duàn fà

    成语解释:翦:同“剪”。
    原指古人占卜祭祀时剪掉头发,断掉脚趾来代替身体作牺牲品。后用以表示用极为虔诚的方法祈雨。

    成语出处:《尚书大传》卷二:汤乃剪爪断发,自以为牲,而祷于桑林之社,而雨大至,方数千里。

  • 将噬

    jiāng shì zhǎo suō

    成语解释:噬:咬;缩:蜷缩。
    野兽要扑食的时候,爪子蜷缩着。比喻在大的举动之前,总是要先潜伏收敛。

    成语出处:清・沈德潜《古诗源・古谚古语》:将飞者翼伏,将奋者足局,将噬者爪缩。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