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36个)

  • 悬梁

    cì gǔ xuán liáng

    成语解释:刺股:用锥子扎大腿;悬梁:以绳系头;悬屋梁上。
    用锥子刺大腿;把头发拴在房梁上。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第363卷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 脑儿

    yī gǔ nǎo er

    成语解释:通通。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6回:“心中不知道是盐是醋是糖是姜,一股脑儿都倒翻了。”

  • 老虎屁摸不得

    lǎo hǔ pì gǔ mō bù dé

    成语解释:比喻自以为是了不起,听不得批评意见,一触即跳。

    成语出处: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许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

  • 三折为良医

    sān zhé gǔ wéi liáng yī

    成语解释:股:大腿。
    几次折断大腿,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成语出处:唐・欧阳詹《送洪孺卿赴举序》:“三折股为良医。予五升词扬,四遭渏摭,是以窃知乎之则。”

  • 疗亲

    gē gǔ liáo qīn

    成语解释:股:大腿。
    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2回:“妯娌两个商议,说要割股疗亲,可以回生起死。”

  • 汗洽

    hàn qià gǔ lì

    成语解释:汗流浃背,两腿颤抖。形容害怕、恐惧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陆游《跋韩立道所藏兰亭序》:“虽单于不觉自失,况余子有不汗洽股栗者?”

  • 肤粟

    fū sù gǔ lì

    成语解释:皮肤上起疙瘩,大腿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成语出处: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夫至以行恶为荣,则洪水猛兽,足喻斯惨耶?君子念此,肤粟股栗矣。”

  • 玩于掌之上

    wán yú gǔ zhǎng zhī shàng

    成语解释:玩:玩弄;股:大腿;掌:手掌。
    玩弄于大腿和手掌上。指轻易地把人操纵在手里任意摆布。

    成语出处:《国语・吴语》: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

  • 胫大于者难以步

    jìng dà yú gǔ zhě nán yǐ bù

    成语解释:胫:小腿;股:大腿;步:行走。
    小腿比大腿大则无法稳健地走路。比喻本末倒置则无法相互配合使用。

    成语出处:汉・处向《说苑・君道》:胫大于股者难以步,指大于臂者难以把,本小末大,不能相使也。

  • 心膂

    xīn lǚ gǔ gōng

    成语解释:膂:脊骨。
    股:大腿。
    肱: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
    心、膂、股、肱都是人体的重要部分,比喻亲近得力之人。

    成语出处:《尚书・君牙》:“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

  • 腹心

    fù xīn gǔ gōng

    成语解释:腹心:心腹,比喻左右亲信;股肱:比喻帝王身边的得力臣子。
    形容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成语出处:《晋书・元帝纪》:“王敦、王导、周颐、刁协并为腹心股肱。”

  • 悬头

    cì gǔ xuán tóu

    成语解释:形容刻苦学习。同“刺股悬梁”。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 读书

    cì gǔ dú shū

    成语解释:比喻刻苦攻读。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 之心

    gē gǔ zhī xīn

    成语解释:割股:割下自己的大腿肉。
    为了治好病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原是封建阶级所宣扬的一种愚孝行为。后泛指医家全心全意为病人诊治。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医家有割股之心。”

  • 脑子

    yī gǔ nǎo zi

    成语解释:全部,通通。也形容不顾一切地做某件事。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无奈他此时又盼事成,又怕事不成,把害怕、为难、畅快、欢喜,一股脑子搅成一团,一时抓不着话头儿。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